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唐人五言八韵·其二高渐离击筑》
《拟唐人五言八韵·其二高渐离击筑》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神州移水德,故鼎去山东。

断霓夫人剑,残烟郭隗宫。

身留烈士后,迹混市儿中。

改服心弥苦,知音耳自通。

沈沦馀技艺,忼慨本英雄。

壮节悲迟晚,羁魂迫固穷。

一吟辽海怨,再奏蓟丘风。

不复荆卿和,哀哉六国空。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拟唐人五言八韵(其二)高渐离击筑》,通过“神州移水德,故鼎去山东”两句开篇,描绘了历史变迁的宏大背景,暗示着时代更迭与权力转移的主题。接下来,“断霓夫人剑,残烟郭隗宫”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沧桑感,同时暗含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

“身留烈士后,迹混市儿中”两句,对比强烈,表达了对忠诚与世俗的矛盾态度,以及对英雄末路的同情。接着,“改服心弥苦,知音耳自通”两句,揭示了英雄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自己价值的人的渴望。

“沈沦馀技艺,忼慨本英雄”两句,强调了高渐离作为音乐家的身份,以及他内心的慷慨豪情,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英雄本色。随后,“壮节悲迟晚,羁魂迫固穷”两句,表达了对英雄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悲哀,以及对困顿生活的无奈。

最后,“一吟辽海怨,再奏蓟丘风”两句,通过音乐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辽远海疆的忧思和对蓟丘(古代燕国所在地)的怀念,体现了深沉的历史情感。“不复荆卿和,哀哉六国空”两句,则以荆轲刺秦王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无处施展抱负的哀叹,以及对六国统一后的空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以及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个人际遇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定风波.同诸姊妹听佩吉弹《平沙落雁》一曲,并见赠花卉四帧,词以谢之

一曲瑶琴为我弹。北风烈烈指头寒。

想见秋江残照里。烟水。联翩雁影下空滩。

赠我新图花似锦。能品。朱藤黄菊耐人看。

少长咸集邀女伴。也算。瑶池小宴会神仙。

(0)

忆江南.题唐伯虎画江南水村五首·其一

江南好,春草满芳洲。

山上孤亭才落日,门前高柳系归舟。童子曳双牛。

(0)

大酺.寄友

简点征衫,秋风里,老了几多行客。

江头鸿雁起,听一声哀怨,蓼花都白。

香冷衾丝,梦萦衫带,粘得柔肠窄窄。

愁魂无可寄,觅醉乡深处,暂寻家宅。

奈消恨无方,删情不尽,最难安拍。前时明月色。

单一味、惨淡和萧瑟。

偏又向、枕函偷觑,屋角轻移,等闲间、伤人心魄。

别绪嗟匆迫,欢娱事、杳然如隔。料伊处、情难劈。

更阑月转,陡地风惊帘额。夜情怎生捉搦。

(0)

探春令.本意

桃花树上午莺眠,日影撩人倦。

把花枝、移上栏杆里。被侍婢、和帘卷。

石泉烹雪云痕浅。看春光成片。

几多时楼角,桥头杨柳,树树都垂线。

(0)

菩萨蛮.赠友人

句拈本色求圆净。柳周香艳词天性。佳句引传觞。

秦欧自压黄。选花黄白紫。馀色何堪此。

更要索从前。挑灯共不眠。

(0)

浣溪纱.赠采文

雏笋初齐万绿香。参红束素小儿郎。

生来宜近读书窗。

沉甲细添箫局火,岕尖鲜试越瓷汤。

学书教写十三行。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