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陵即事》
《江陵即事》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

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

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

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língshì
táng / wángjiàn

zhàngyúnméichéngshíjīnlóu
shǔxiàshāyíngshuǐ

tóngbàng驿màishān
duōhóngyàoshāorényǎnqīngtáirǎn

bànmiánchóuzàiyuǎnběikànguīmán

注释
瘴云:湿热且多雾的云,常指南方气候。
梅雨:初夏时节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
津楼:渡口边的楼台或瞭望塔。
大堤:防止河水泛滥的高堤。
蜀女:四川女子,此处泛指蜀地的女性。
下沙:走到河边沙滩上。
水客:乘船的旅客或商人。
巴童:巴地的小孩,巴地为古代区域名,大致在今四川东部、重庆一带。
山鸡:野鸡,此处可能指山中的禽类。
寺多红药:寺庙中红花繁多,红药通常指芍药等红色花卉。
烧人眼:形容花色鲜艳,如同火焰灼目。
地足青苔:地面上长满了青苔。
马蹄:这里指马的脚,实际上指的是马行走时青苔染色的效果。
夜半独眠:半夜独自无法入睡。
愁在远:因思念远方的人或地方而感到忧愁。
北看归路:向北方眺望回家的道路。
蛮溪:泛指南方偏远地区的溪流,蛮在这里有边远之意。
翻译
湿热的云和连绵的雨没有形成泥泞,十里长的渡口楼台雄踞在大堤上。
蜀地的女子在沙滩上迎接乘船的旅客,巴地的孩童在驿站旁售卖山鸡。
寺庙里众多红花如火般耀眼,仿佛燃烧着人的眼睛,而地上厚厚的青苔则把马蹄都染绿了。
半夜独自一人难以入眠,因思念远方而愁绪满怀,向北眺望归途却被蛮溪隔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陵风光图。开篇“瘴云梅雨不成泥”写出了细雨如丝,湿润却未至于形成泥泞的地面,给人一种春日微雨中的柔和感受。“十里津楼压大堤”,则描绘出一幅宏伟的江景图,展示了江陵城中高大的建筑物与坚固的大堤相互依托的情形。

接着,“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两句,则通过蜀地女子在沙滩上迎接来往的行人,以及巴童一带的小孩们在驿站旁边贩卖山间土鸡的场景,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商贸活动。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出地方文化与日常生活的风貌。

“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两句,则从自然景观转向宗教与环境。红色的药材在庙宇中被燃烧,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影响了行人的视觉体验;而地面上的青苔则沾湿了过往马匹的蹄部。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当时宗教活动和自然环境的交融,还暗示了一种生活的情趣与冲突。

最后,“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则表达了诗人夜晚独自一人时,心中充满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与忧虑。通过“北看”的动作,强调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渴望和对遥远家园的向往,而“蛮溪”则象征着一个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陵的山水风光、民俗生活以及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无限留恋。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0)

蝇子透窗偈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著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0)

送偶武孟

昔向三山去,今从二水过。

白头为客久,青眼阅人多。

夜月思江雨,春衫制越罗。

相逢仍告别,高兴在烟波。

(0)

十四夜

灯光渐比夜来饶,人海鱼龙混暮潮。

月照梅花青琐闼,烟笼杨柳赤阑桥。

钿车过去抛珠果,宝骑重来听玉箫。

共约更深归及早,大家明日看通宵。

(0)

高秋亭

三日山中醉复醒,径归回首愧山灵。

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

(0)

水调歌头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

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

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

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