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渐比夜来饶,人海鱼龙混暮潮。
月照梅花青琐闼,烟笼杨柳赤阑桥。
钿车过去抛珠果,宝骑重来听玉箫。
共约更深归及早,大家明日看通宵。
灯光渐比夜来饶,人海鱼龙混暮潮。
月照梅花青琐闼,烟笼杨柳赤阑桥。
钿车过去抛珠果,宝骑重来听玉箫。
共约更深归及早,大家明日看通宵。
这首明代诗人刘英的《十四夜》描绘了一幅繁华而热闹的夜晚景象。首句“灯光渐比夜来饶”写出了夜晚灯火的繁多与热闹,暗含着城市的喧嚣。次句“人海鱼龙混暮潮”则以比喻手法,将人群比喻为鱼龙混杂的海洋,形象地展示了夜晚人流如潮的场景。
第三句“月照梅花青琐闼”描绘了月光洒在梅花上的清冷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静谧与高雅,与前两句的热闹形成对比。第四句“烟笼杨柳赤阑桥”则通过烟雾笼罩下的杨柳和赤阑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诗意的氛围。
第五、六句“钿车过去抛珠果,宝骑重来听玉箫”进一步描绘了贵族或富家子弟的奢华生活,他们乘坐华丽的钿车,抛洒珠宝果品,听着悠扬的玉箫声,增添了夜晚的奢华气息。
最后两句“共约更深归及早,大家明日看通宵”表达了人们对于热闹夜生活的期待和不舍,相约早点结束,好准备迎接第二天的通宵狂欢。整首诗以繁华夜景为背景,展现了明代社会的世俗生活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落花入溪口,山山皆可佳。
横矼碧水急,后峰白云霾。
野药缀殷子,危松换新钗。
鱼轻争凑石,兰瘦深依涯。
此处若有仙,欲留殊未阶。
一来爱清气,全是牵幽怀。
空色下映水,风声高在崖。
草草亦难通,借泉洗青鞋。
剑戟翩翩铁骑攒,前军飞渡润州湾。
烽连淮陆胡尘远,月照金山汉垒寒。
虎旅亦知平□易,龙庭不数靖边难。
来威显允歌方叔,愿附诗人唱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