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春可怜,含雨复含烟。
遥见碧波底,别有桃花然。
荡日摇金液,萦风织锦泉。
独愁东下去,容易送郎船。
春江春可怜,含雨复含烟。
遥见碧波底,别有桃花然。
荡日摇金液,萦风织锦泉。
独愁东下去,容易送郎船。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水的美丽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江水面上的烟雨、桃花、阳光和微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首句“春江春可怜”,直接表达了对春江美景的喜爱之情。“含雨复含烟”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江水面上烟雨蒙蒙的朦胧美,仿佛是大自然的轻纱,轻轻覆盖在江面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柔情。
接着,“遥见碧波底,别有桃花然”两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江底的桃花与水面的桃花,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展现了春江水的清澈与生机勃勃。桃花在水中倒映,与真实的桃花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荡日摇金液,萦风织锦泉”则是对阳光照射在江面上,以及微风吹过时水波荡漾、如同织锦一般的生动描绘。金液在这里既指阳光,也暗喻江水的清澈与珍贵,而“织锦泉”则形象地表现了水波在风中形成的美丽图案,如同精美的织锦一般。
最后,“独愁东下去,容易送郎船”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离别的愁绪。在这样的美景面前,即使心中有千般不舍,也只能目送着船只渐渐远去,独自面对离别的伤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春天江水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春江之上,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温柔与生命的活力。
佳人如玉,几声春莺哢。为看金船与银瓮。
若真教、万古锦障常存,侬去也、门外持鞭引鞚。
年来无个事,荞麦桐油,天与閒人一丝缝。
莫谈李评张,不识高低,听鸡唱、应回痴梦。
管城子、何如孔方兄,请自此、毛锥不须轻弄。
人日才过,元宵又至,春风乍度饧箫。
剪雪描凫,安排乐事今宵。
银花火树缤纷甚,映琼筵、未许风摇。
月分光,一曲新歌,唱彻晴霄。
无端触起中年感,忆儿时鸠竹,随处嬉遨。
竟夕看灯,喧阗史埭潘桥。
雪瓯重泛浮圆子,问前尘、已逐萍飘。
偶书怀,冻笔烘开,兽炭添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