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阴兰亭》
《山阴兰亭》全文
宋 / 柴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寂寂山阴事已尘,至今亭址尚嶙峋。

落花时节朝朝雨,插柳人家处处春。

曲水自流寒食酒,茂林无复永和人。

昭陵茧纸今何在,空有梅花点翠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yīnlántíng
sòng / cháiwàng

shānyīnshìchénzhìjīntíngzhǐshànglínxún

luòhuāshíjiécháocháochāliǔrénjiāchùchùchūn

shuǐliúhánshíjiǔmàolínyǒngrén

zhāolíngjiǎnzhǐjīnzàikōngyǒuméihuādiǎncuìmín

鉴赏

这首诗名为《山阴兰亭》,是宋代诗人柴望所作。诗中描绘了山阴兰亭昔日的景象与今日的变迁,充满了怀旧与感慨之情。

首句"寂寂山阴事已尘",以寂静的山阴之地暗示历史的沧桑,曾经的繁华已成往事,如尘埃般飘散。次句"至今亭址尚嶙峋",强调兰亭遗迹虽历经岁月,但其遗址依然可见,凸显出历史的痕迹。

第三句"落花时节朝朝雨",通过描绘落花与春雨的场景,渲染出一种凄清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第四句"插柳人家处处春",则转而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景象,与前文形成对比,展现出生命的延续。

第五句"曲水自流寒食酒",提及寒食节的习俗,流水与美酒相映,暗含古人聚会的热闹与欢乐。然而,第六句"茂林无复永和人"又暗示了昔时人物的消逝,只剩下茂密的树林见证着人事的变迁。

最后一句"昭陵茧纸今何在,空有梅花点翠珉",以昭陵茧纸的消失,象征着历史文献的流失,只剩梅花点缀的翠珉(绿色玉石)略显寂寞,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阴兰亭的古今变迁,寓言了历史的无情流逝和人事的兴衰,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作者介绍

柴望
朝代:宋   号:秋堂   籍贯:江山   生辰:1212—1280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缀钵

拾将瓦砾作黄金,补缀方知用意深。

一曲无弦人不会,为君漆过断纹琴。

(0)

赠岑金纪·其三

少年场里老诗翁,郭外行吟草色中。

踏上蹇驴人尽笑,风流还与据鞍同。

(0)

题衣石师面壁石·其二

当人觌面却全非,艮背相呈道是谁。

识得本来真面目,方知衣石石为衣。

(0)

寄郭蓺团

荔枝龙眼又花开,果熟寻僧得几回。

千里主宾今李郭,三城人物旧宗雷。

云山北望虚酬唱,泷水东流想溯洄。

此地曾游许乘兴,石门斜日有人来。

(0)

和张子白杨鬯侯游飞来寺见寄·其五

远近游踪分不分,峡江水接粤江濆。

林间独鹤能无梦,天上双凫自有群。

古寺飞来空想像,雨花散去任缤纷。

缄书报语神明宰,持赠惟须岭上云。

(0)

冯作鹏归自桂林过宿话旧分赋得窗字

何时书剑别西江,竹院寻僧兴未降。

得与旧游重款款,快闻新论一桩桩。

诗兼虫语吟幽砌,梦逐鸡声出破窗。

明发不堪怅离别,重来应讶碧油幢。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