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遗金世共知,至今乡里系遐思。
贤郎已擢科名贵,太史新题孝友碑。
碧水园林违玩赏,青松丘垄閟容仪。
朝来晚翠堂前过,惟有家人哭素帷。
不受遗金世共知,至今乡里系遐思。
贤郎已擢科名贵,太史新题孝友碑。
碧水园林违玩赏,青松丘垄閟容仪。
朝来晚翠堂前过,惟有家人哭素帷。
这首挽诗《挽李处士》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以“不受遗金世共知”开篇,既表达了李处士不贪财、廉洁自守的高尚品德,又暗示了其在世时的清誉与影响力。接着,“至今乡里系遐思”一句,点明了李处士在乡里的深远影响和人们对他的怀念。
“贤郎已擢科名贵,太史新题孝友碑”两句,赞扬了李处士的后代不仅继承了他的优秀品质,还在学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新立的孝友碑也彰显了他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这不仅是对李处士个人品德的肯定,也是对其家族荣耀的颂扬。
“碧水园林违玩赏,青松丘垄閟容仪”描绘了李处士去世后,其生前喜爱的碧水园林不再有人欣赏,而他安息之地的青松丘垄则封存了他的风度与仪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最后,“朝来晚翠堂前过,惟有家人哭素帷”则以日常景象收尾,描述了人们在李处士家门前经过时,只能见到家人在哭泣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哀伤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