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夷精舍十咏·其二仁智堂》
《武夷精舍十咏·其二仁智堂》全文
宋 / 袁枢   形式: 古风

此身本无累,动静随所寓。

结庐在岩谷,自适山水趣。

朝来挹云气,日夕沐风露。

坐观天地心,讵忘仁智虑。

(0)
注释
此身:自己。
本:本来。
无累:没有牵累。
动静:行动和静止。
所寓:所处的环境。
结庐:建造房屋。
岩谷:山崖山谷。
自适:自我满足,感到舒适。
山水趣:山水之乐。
朝来:早晨。
挹:汲取。
云气:云雾。
日夕:傍晚。
沐:沐浴。
天地心:天地之心,大自然的奥秘。
仁智虑:仁爱与智慧的思考。
翻译
我本无牵累,行动随环境而定。
在山谷间建起小屋,享受山水间的自在生活。
早晨汲取云雾的气息,傍晚沐浴风雨露珠。
静坐凝视天地,心中常记仁爱与智慧的教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袁枢的《武夷精舍十咏(其二)仁智堂》。诗人以自我为视角,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超然境界。"此身本无累",开篇即表明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自由,不受世俗牵绊。"动静随所寓",则体现了他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无论身处静谧的岩谷还是充满生机的山水之间,都能找到乐趣。

"结庐在岩谷,自适山水趣",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亲近,"朝来挹云气,日夕沐风露"进一步展现了每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诗意生活。最后两句"坐观天地心,讵忘仁智虑",诗人静坐之中,不仅欣赏天地之大美,更不忘仁爱智慧的思考,体现出儒家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哲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与智慧的人生理想。

作者介绍

袁枢
朝代:宋

(1131—1205)建宁建安人,字机仲。孝宗隆兴元年,试礼部词赋第一,授温州判官,兴化军教授。乾道七年,除太学录,外补严州教授。喜诵《资治通鉴》,遂区别事目,分类编纂,辑成《通鉴纪事本末》。迁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修国史谓“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累迁权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宁宗立,知江陵府,寻为台臣劾罢,奉祠家居。另撰有《易传解义》、《辨异》、《童子问》等。
猜你喜欢

寄耕道谢犁春

宦尘偷眼望孤山,几个吟人得往还。

德久尧章前次是,晋仙铦朴后来间。

大都寿夭元无定,只这衰荣甚等閒。

说与一犁春雨谢,离忧江上已苍颜。

(0)

三月四日

三年寒食在山中,柳自青青花自红。

寓意本期诗得策,推愁殊觉酒无功。

消磨故态全然别,冷落新交转不同。

原上子推将隐矣,且呼饧粥对春风。

(0)

吴雷州挽诗·其二

冰壶时泛玉,水宿更云庄。

捐馆嗟何憾,移庵得所藏。

开田期族众,浚港见流长。

普济名陂意,南中保卫方。

(0)

春分前一日·其五

草色老春荠,气数戚已分。

流光生鬓丝,日暮江东云。

故交本不多,零落那忍闻。

墙阴雨凄凄,夕阳何时熏。

(0)

呈刘通判·其二

阴伏阳升直泰辰,当年犹想降庚寅。

泰山北斗人皆仰,和气春风德有邻。

会即吹嘘九天上,岂徒风月五溪滨。

不惟相国同年契,更有齐年相国人。

(0)

题日新梅室向在杭日所居有此今迁居虞山矣禅房花木深常建题虞山寺诗也虞山旧名破山

阿连清标真拔俗,人道妙年能顾曲。

那知晚岁厌嚣尘,归种寒花伴幽独。

西湖绝境天为破,东阁新诗手亲录。

泽门之晰何足道,相对风擂两冰玉。

今年还问破山禅,老树骎骎子当熟。

定将妙语绝根源,可但闲房丽花木。

平生最怜三虎怒,老境真成一夔足。

何当襆被过君家,共挽长条醉酃渌。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