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雷州挽诗·其二》
《吴雷州挽诗·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冰壶时泛玉,水宿更云庄。

捐馆嗟何憾,移庵得所藏。

开田期族众,浚港见流长。

普济名陂意,南中保卫方。

(0)
鉴赏

这首挽诗以“吴雷州”为对象,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与对其生前贡献的缅怀。诗中运用了“冰壶”、“玉”、“水宿”、“云庄”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高洁、清雅的氛围,象征着逝者高尚的人格和精神追求。

“冰壶时泛玉”,以冰壶比喻逝者的品格如冰般纯洁无瑕,泛玉则暗示其德行如同美玉一般珍贵。这句诗赞美了逝者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

“水宿更云庄”,描绘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环境,水宿可能指其居住地靠近水边,云庄则暗示其生活环境幽静美好,充满诗意。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逝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捐馆嗟何憾,移庵得所藏”,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捐馆意味着逝者离开人世,移庵则可能是对其灵魂迁徙至另一个清净之所的想象。这两句诗中蕴含了对逝者离去的惋惜和对其灵魂安息的祝愿。

“开田期族众,浚港见流长”,体现了逝者生前的贡献与影响。开田期族众,可能是指其在家族或社区中推动农田开发,增进族众福祉;浚港见流长,则可能象征其在治理水道、改善交通等方面的努力,使得水流畅通,惠及更多人。这两句诗赞扬了逝者对社会的积极贡献。

“普济名陂意,南中保卫方”,总结了逝者生前的志向与成就。普济名陂意,可能是指其致力于兴修水利,帮助更多人获得水源,体现了其心系民生、造福一方的崇高理想;南中保卫方,则可能暗示其在保护南方地区安全、稳定方面所做的努力,展现了其忠诚与担当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颂扬了其高尚品德、无私奉献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题阙·其五十四

有势不烦意,欺他必自危。

但看木里火,出则自烧伊。

(0)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其九

行人本是农桑客,自恨寻芳到已迟。

君宠母恩俱未报,买牛卖剑定何时。

(0)

秋意

夜来莫惊风雨,吹落梧桐满庭。

漫道白云无意,河边遮却双星。

(0)

延令西乡同梦叟赋

十年不过延令,问俗殊异他方。

处处宜桑宜竹,家家乃积乃仓。

子鲚时鱼充市,朱樱绿笋盈筐。

城子潮同杨子,西乡景似吴乡。

风气渐隆骚雅,人情容得疏狂。

只馀一事堪恨,名园底事荒凉。

(0)

望亭至浒墅杂书所见

村鼓若远若近,山烟或淡或浓。

土沃可耕可凿,人安兼贾兼农。

(0)

赠别

伤情不奈出宜春,遥见离亭倍怆神。

昨夜楼头好明月,今宵分照远行人。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