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
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
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
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
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
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
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馀齿。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
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
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
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
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
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
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
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馀齿。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一个老翁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平淡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意境宁静而自在,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深情。
开篇“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便设定了一个安详从容的画面。这位老翁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隐者形象,他的存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接着“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则透露出这位老翁在农忙之余,与邻里间的交流和分享,这种生活方式令人向往。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描绘了老翁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他不受世俗纷扰的干扰,自由自在。紧接着,“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则是对这位老翁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述,他穿着简陋的衣物,却感到满足和喜悦,这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
“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表明这位老翁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尽管他未曾追求过城市中的繁华与功名。接下来的“五帝与三王,古来称天子。干戈将揖让,毕竟何者是”则是对历史上的统治者的思考,诗人可能在反思权力和地位的意义。
结尾的“得意苟为乐,野田安足鄙。且当放怀去,行行没馀齿”展现了诗人的心境,他认为只要内心得到满足,就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最后两句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肯定和提倡,鼓励人们要以这样的心态去体验生活。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一个个体的生活片段,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家庭和简单生活的珍视,以及对权力与地位的一种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