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
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悽。
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
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悽。
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
这是一首描绘贫士出门遭遇寒冷和寂寞,以及对往日同窗好友的怀念与今昔对比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一句,设定了一种萧瑟秋冬的氛围,贫寒的读书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感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寒冷。"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表明尽管内心有着远大的抱负,但现实中的困境依然让人的面容显得黯淡无光。
接下来的几句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描述了与旧日朋友的深厚情谊,如今却因为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而变得遥远。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则描绘了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场景,诗人在这样的天气中回家,恰好遇见了一位官员的车马,在长安城五个门之一的西门前匆忙离去。这样的对比强调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
"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贫富差距,瘦弱的驴子为了避雨而站在路边,而壮实的战马则在风中高声嘶鸣,形成鲜明对比。
"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之情,即便是偶遇旧日相识,也只能是在路途间匆忙地交换几句问候,而已不能像从前那般亲密无间。
最后两句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则是诗人对比了过去在洛阳城里与朋友们同甘共苦的日子,和现在在繁华的长安大街上即便相逢也如隔世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昔日友情的追忆和现实中的孤独感受,对比了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变迁、友情淡薄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