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殿真妃下綵烟,渔阳追虏及汤泉。
君王指点新丰树,几不亲留七宝鞭。
月殿真妃下綵烟,渔阳追虏及汤泉。
君王指点新丰树,几不亲留七宝鞭。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事件的诗句,语言古朴雄浑,意境辽阔。开篇“月殿真妃下綵烟”一句,以月殿真妃的形象烘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界气息,而“下綵烟”则给人以神秘与梦幻之感。紧接着“渔阳追虏及汤泉”一句,转而描写历史上的战争场景,渔阳、追虏(即北方边疆对抗胡虏的战事)以及汤泉(地名,或有战事发生),展现了古代军事与战略的壮阔图景。
接下来的“君王指点新丰树”一句,则又转向帝王的威仪,通过“指点新丰树”,隐喻君主对疆土的统辖与规划。最后,“几不亲留七宝鞭”一句,表达了帝王对于珍贵物品(七宝鞭)的珍视,同时也暗示着帝王权力的象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炼和艺术加工,将仙境、战事与帝王威仪三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意象。
皑霜凛凛颓杨柳,钟吾驿前白狐走。
山东虎穴已尽除,淮北人烟亦何有。
自从天狼犯东斗,杀掠如山如拉朽。
四溟兵气寂不扬,纵有城隍谁则守。
黄河无梁苇可渡,曷不去此甘为虏。
就中一室三十口,那得孤儿应门户。
投生避死谁不知,钟吾令长实主之。
晓起发吴门,遥望天平山。
秋风吹松涛,入我衫袖寒。
白云无朝暮,好鸟声关关。
良朋期不来,独游心无欢。
驾言问名泉,高兴犹未阑。
山僧导我入,桂树聊跻攀。
我眼日已饱,我身殊未閒。
平生抱丘壑,三十驱尘凡。
尚恐豺虎剧,不敢缘其端。
愿从华阳君,五岳时往还。
青青壖畔蕉,粲粲空谷女。
头上金错钗,宛宛鸾凤舞。
腰间碧玉佩,娟娟下兰庑。
言采草中英,不践草上露。
新制齐纨扇,自障复自顾。
非无合欢被,防身密如堵。
飘风吹杨花,夫君渺何许。
长恐时易沉,裁悲以延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