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李渎司勋下世》
《闻李渎司勋下世》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异乡丹旐已飘扬,一顾深知实未亡。

任被褚裒泉下笑,重将北面哭真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xūnxiàshì
táng / tángyànqiān

xiāngdānzhàopiāoyángshēnzhīshíwèiwáng

rènbèichǔpóuquánxiàxiàozhòngjiāngběimiànzhēncháng

翻译
在异国他乡,他的灵柩已经飘扬,但那一眼回望,我深知他还未真正消亡。
即使被褚裒(古代人名)在地下嘲笑,我还是会再次面对北方,为他深切哀悼。
注释
丹旐:指丧幡,古时用于丧事的旗帜,红色为主色,表示哀悼。
一顾:回头看一眼,这里指对逝者的怀念。
实未亡:虽然肉体不在,但精神犹存。
褚裒:古代人物,此处可能是诗人以之象征或比拟的人。
泉下笑:死后在地下嘲笑,比喻对他人的批评或质疑。
北面哭:面向北方哭泣,古代君臣相见时,臣子面向北,此处表达对逝者的敬仰和哀悼。
真长:真长,可能是逝者的名字或者尊称,也可能是对逝者美德的赞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异乡的士人,对于故国的牵挂和对先贤李渎司勋下世的感慨。"异乡丹旐已飘扬",表明诗人远离家乡,看到的是他乡的云彩在空中飘扬,这里"丹旐"可能指代故国的风物,暗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一顾深知实未亡",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坚守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尽管身在异乡,但通过一瞥之间,诗人能够深刻理解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消逝,这里的"未亡"指的是精神层面的不灭。

"任被褚裒泉下笑",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超然态度。"褚裒"意指衣衫之类的物品,而"泉下笑"则是形容隐逸生活,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即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一份淡定和从容。

最后,"重将北面哭真长"表达了诗人对李渎司勋的深切哀悼。"北面"古代多指君臣之礼,故此处可能是指向北方的方向以示尊敬。"哭真长"则是说诗人的哀泣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文化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时的超脱态度。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夜坐戏书

窗前寒雨正无边,案上含花烛影偏。

莫念江湖家万里,一杯径醉且高眠。

(0)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呈清叟察院三绝·其三

柳眼浅窥湖水畔,梅花瘦著竹篱边。

残年未便无冰雪,春意云何已断然。

(0)

题岘坡书院

羊公碑字晋苔昏,中有襄人古泪痕。

忆作风烟涨尘土,自今日月照乾坤。

维瓯有客伤前哲,以岘名坡续后昆。

且莫掀窗看凫白,为君王洗汉江浑。

(0)

岩桂花

天公怜我太岑寂,每岁殷勤两度开。

收拾落英将底用,博山香里荐清杯。

(0)

和晦庵斋居闻磬韵

纤月照幽林,秋气一何爽。

散步豁烦襟,旷然息群想。

忽闻玉磬里,泠泠送清响。

顿令尘虑空,颇觉道心长。

(0)

碧玉轩

长安回首远如天,解榻祇园百病痊。

身世本来如寄尔,佛僧同住更悠然。

筼筜千采不受暑,岩桂一枝或自妍。

长与高人伴幽独,粥鱼斋鼓度流年。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