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随风撩乱飞,树头残雨滴人衣。
无端疏竹偏宜月,寒碧萧萧光入扉。
萤火随风撩乱飞,树头残雨滴人衣。
无端疏竹偏宜月,寒碧萧萧光入扉。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张园内的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画面。首先,“萤火随风撩乱飞”,萤火虫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显得既自由又稍显零乱,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夜色氛围。接着,“树头残雨滴人衣”,雨后的余滴从树梢滑落,轻轻打在行人身上,增添了几分湿凉的感觉,也暗示着刚刚过去的雨天。
“无端疏竹偏宜月”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竹林,月光洒在稀疏的竹叶上,使得竹林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清幽和静谧,仿佛竹子与月光之间有着某种默契,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寒碧萧萧光入扉”,寒意中的竹林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碧绿而清冷,光线透过竹林的缝隙,投射到门扉上,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与静寂的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张园夜晚的独特景致,既有自然界的生动描绘,又蕴含着诗人对宁静与美的深刻感悟,是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
朔云惨惨驱朝暄,龙沙一尺人相怜。
寒猿哀啸失山木,饥鹤仰唳空舞天。
当年补天真戏尔,不知修月何时已。
坐烦耆旧说辛卯,至遣儿童忧甲子。
城中米价贵如玉,举家倒廪无斗粟。
千金狐裘岂易得,百结鹑衣不堪鬻。
我生但识茅与菅,何曾过眼逢瑶璠。
辱君新诗问所似,欲辨不敢非忘言。
开壶酌酒浇我胸,酒酣起舞颜为红。
会见东风扫冰雪,江梅塞柳烦春工。
柳眼偷金,梅肌晕玉,春信已催。
正浅寒天气,嫩晴日色,雨收巫峡,烟卷蓬莱。
青鸟衔音,彩鸾迎驾,白昼传呼王母来。
屏帏里,看合欢杯尽,连理花开。笙歌上下楼台。
更罗绮丛中薰麝煤。
想雪香酥暖,粉娇翠软,风流乐事,慰惬情怀。
花帽兰袍,皂鞋槐简,谁似何郎年少才。
人偕老,类鸳鸯匹偶,鸾凤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