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眼偷金,梅肌晕玉,春信已催。
正浅寒天气,嫩晴日色,雨收巫峡,烟卷蓬莱。
青鸟衔音,彩鸾迎驾,白昼传呼王母来。
屏帏里,看合欢杯尽,连理花开。笙歌上下楼台。
更罗绮丛中薰麝煤。
想雪香酥暖,粉娇翠软,风流乐事,慰惬情怀。
花帽兰袍,皂鞋槐简,谁似何郎年少才。
人偕老,类鸳鸯匹偶,鸾凤和谐。
柳眼偷金,梅肌晕玉,春信已催。
正浅寒天气,嫩晴日色,雨收巫峡,烟卷蓬莱。
青鸟衔音,彩鸾迎驾,白昼传呼王母来。
屏帏里,看合欢杯尽,连理花开。笙歌上下楼台。
更罗绮丛中薰麝煤。
想雪香酥暖,粉娇翠软,风流乐事,慰惬情怀。
花帽兰袍,皂鞋槐简,谁似何郎年少才。
人偕老,类鸳鸯匹偶,鸾凤和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宴会场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宴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情趣。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人间欢聚时光的珍视。
首句“柳眼偷金,梅肌晕玉”将春日之景比作女性的妩媚姿色,柳树轻柔如女子的眼神,梅花洁白似梅肌的温润,这种拟人的手法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接着,“春信已催”表明春天已经来临,而“正浅寒天气,嫩晴日色”则描绘出初春时节的微冷和晴朗的天气。这里的“雨收巫峡,烟卷蓬莱”则是借用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在春天的清新与宁静。
“青鸟衔音,彩鸾迎驾”中的“青鸟”和“彩鸾”都是传说中祥瑞的动物,它们在这里代表着吉庆之意,而“白昼传呼王母来”则是指宴会上的客人被邀请到场,气氛活跃而热闹。
“屏帏里,看合欢杯尽,连理花开”写出了宴席间的欢乐景象,“屏帏”暗示了一个私密温馨的空间,而“看合欢杯尽”则是说人们在此共享酒水,情谊弥漫。紧接着的是“笙歌上下楼台”,通过音乐和舞蹈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烈气氛。
“更罗绮丛中薰麝煤”则细致地描写了室内装饰的奢华,以及香料的使用,营造出一种富贵与舒适的环境。接下来的“想雪香酥暖,粉娇翠软”是对女性美貌的一种赞颂,她们的肌肤如同雪一般洁白,气质温柔。
最后,“花帽兰袍,皂鞋槐简,谁似何郎年少才”中的“花帽”、“兰袍”、“皂鞋”、“槐简”都是一种精致的装扮,而“谁似何郎年少才”则是在赞叹哪位男子在青春时期便拥有出众的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欢乐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