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二首·其二》
《咏怀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周馨桂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长风起海上,吹度明月来。

皎皎入窗牖,照我青编开。

天生饥愚人,饱学坐为灾。

赋命既穷薄,流俗转疑猜。

但令万卷破,饿死亦快哉。

君看世上死,何尝无多财。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的《咏怀二首(其二)》。诗中以长风、明月、饥愚人、饱学、流俗等意象,描绘了人生的困顿与挣扎,以及对知识与物质的反思。

首句“长风起海上,吹度明月来”,描绘了一幅海上长风起,明月随之飘来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和自然界的浩瀚无垠。接着,“皎皎入窗牖,照我青编开”两句,将明月的光辉引入室内,照亮了书卷,寓意知识的光芒穿透黑暗,给人以启迪和指引。

“天生饥愚人,饱学坐为灾”两句,表达了对人生不公的感慨。诗人认为,天生就注定了一些人贫穷、愚昧,而那些饱学之士却可能因知识而遭受不幸或误解。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公平性。

“赋命既穷薄,流俗转疑猜”进一步阐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处境。即使命运已经如此艰难,人们仍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怀疑和猜忌,凸显了社会风气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但令万卷破,饿死亦快哉”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精神满足的追求。他认为,只要能够阅读和理解大量的书籍,即使生活贫困甚至死亡,也感到满足和快乐。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一句“君看世上死,何尝无多财”以反问的形式,指出在世间,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死亡都是最终的归宿。这句话提醒人们,无论物质财富如何,生命的意义在于精神的追求和内心的满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的苦难、知识的价值、社会的不公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周馨桂
朝代:清   字:小山   籍贯:顾山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猜你喜欢

柳江

几度秋光上客容,佩刀犹自网蛛封。

晨趍月冷关山笛,夜泊风悽野寺钟。

怪石倚天攒剑戟,古槎临水漾虬龙。

无端总被山灵笑,五岳行行少定踪。

(0)

飞来寺胜景古迹·其五达么石

有石峙江干,达么曾坐此。

谭经自何年,祇见石如砥。

(0)

咏梁氏镜林

新亭结构散湖光,一派晴沙映石梁。

倚槛云来芳树合,开帘风度芰荷香。

波澄似见鱼龙窟,市远长邻水竹乡。

更泛扁舟明月夜,棹歌还听和沧浪。

(0)

浮邱八景·其四大雅堂

太史藏书开石室,超然云构傍丹邱。

追思雅颂成周日,海内争誇共唱酬。

(0)

题县八景·其四谷口樵归

樵径通幽谷,云深鸟迹稀。

朝寻烟径去,暮逐夕阳归。

互答行歌乐,谁怜托业微。

莫愁山雾黑,孤月满荆扉。

(0)

星岩二十景·其十一紫洞禅房

兰若云林一径斜,山僧扶锡具袈裟。

莲宫入定心宁住,应有如来为献花。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