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涯舣客舻,潘鬓不胜梳。
去决卿军事,还亲城旦书。
驿鸦啼月早,庖鲤跃冰馀。
白晰公庭步,翘材首曳裾。
秋涯舣客舻,潘鬓不胜梳。
去决卿军事,还亲城旦书。
驿鸦啼月早,庖鲤跃冰馀。
白晰公庭步,翘材首曳裾。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启程赴任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周遭环境的氛围。首句“秋涯舣客舻”塑造出一幅人在秋天水边准备启航的情景,舟船已经备好,等待着行者的脚步。
接着,“潘鬓不胜梳”则透露了人物的内心状态,或许是因为即将离别所致,心绪繁缕,连理发都显得力不从心。紧接着“去决卿军事,還亲城旦书”表明这次出行与公务相关,是一次重要的任务,同时也强调了人物对家人、城市的眷恋之情。
在“驿鸦啼月早,庖鲤跃冰馀”中,诗人通过清晨鸦鸟的叫声和水中的鱼儿跳跃的情景,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又带着寒冷感的自然环境,可能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白晰公庭步”则是人物在清晨踏雪而行的画面,或许是在朝露中走过官署的庭院,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末句“翘材首曳裾”中的“翘材”一词,常用来形容才华横溢之人,这里可能是对吕太初法曹的赞誉,而“首曳裾”则描绘了人物行走之间衣摆随风飘动的姿态,既展现了其不凡的气质,也映射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写实,不仅传递了一种离别时的复杂情绪,更在画面上构建了一幅秋天水边、晨曦中行者的生动景象,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艺术表现能力。
大雷山下鄞江口,石湿落星海涵斗。
莓苔琐窗居鬼神,散发天衣夜行酒。
百年绮语堕凡尘,刘公不还谢公走。
祇今零落三秋霜,犹说先朝人物薮。
道逢袁家美年少,欲挽吴潮归两袖。
自言学出戴君门,又说舒君忘年友。
舒君白头爪尘垢,戴君业成衣露肘。
君来何处觅知音,吊古凄凉无老叟。
出门择语归计餐,顾忌惭皇无不有。
不如归食空江槎,初生淡菜如珠母。
风帆送客来夷洲,白帢青衫谈不朽。
君不见君今宿寺多鄞僧,耆旧能言几人在。
隔墙食柏秋麝过,废石坡陁旧南内。
春苦无多已绿阴,重来泉石快幽寻。
碧桃一院无人到,独自闻莺独自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