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风烟郡国开,中原日月自楼台。
诗人反覆无多字,谁许西京作赋才。
北极风烟郡国开,中原日月自楼台。
诗人反覆无多字,谁许西京作赋才。
这首诗以“北极风烟郡国开,中原日月自楼台”起笔,描绘出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北极风烟与郡国开,象征着边疆的开拓与国家的扩张;中原日月自楼台,则展现了中央政权的稳固与辉煌。这种对比与融合,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国家统一与繁荣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反覆无多字,谁许西京作赋才。”这两句则转向对诗人的评价。在作者看来,真正的诗人无需繁复的文字堆砌,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同样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将诗人与西京(长安)的赋才相提并论,不仅赞扬了诗人的才华,也暗含了对古代文学高峰的追忆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既展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也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高度评价与赞美,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观和文学观。
原宪并日食,端木出连驷。
两贤恒相从,只有叹已耳。
道胜无怨尤,夜耕可卒岁。
世岂乏刘龚,人生贵立志。
荣叟年九十,带索乐弗匮。
所造吾安知,豁达庸何易。
几死之散人,优游同直寄。
自古笑亡羊,殉名如殉利。
待激西江流,索我枯鱼肆。
乘流汎春渚,荡荡木兰桡。
日射水头红,微风翼柔条。
轻衣入芳树,重阴覆河桥。
缓步胜安车,遵畬盼新苗。
真乐岂景物,百龄如一朝。
山酌薄醇醪,清辞当歌谣。
心与诸境泠,寓目皆逍遥。
烟光澹将夕,黄鸟鸣咬咬。
倚杖望櫩际,去来谁为招。
含情迟回涂,此道何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