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莫厌贫十二首·其九》
《莫厌贫十二首·其九》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原宪并日食,端木出连驷。

两贤恒相从,只有叹已耳。

道胜无怨尤,夜耕可卒岁。

世岂乏刘龚,人生贵立志。

荣叟年九十,带索乐弗匮。

所造吾安知,豁达庸何易。

几死之散人,优游同直寄。

自古笑亡羊,殉名如殉利。

待激西江流,索我枯鱼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学者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充满了对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的赞美。诗中提到的“原宪并日食,端木出连驷”,借用历史典故,原宪坚守节操,不为五斗米折腰;端木出拥有众多马匹,象征富贵。两者形成对比,强调了个人品德与物质追求之间的选择。

“两贤恒相从,只有叹已耳”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社会中人们过于重视物质利益的批评。“道胜无怨尤,夜耕可卒岁”则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内心充实,即使生活困苦也能自得其乐。

“世岂乏刘龚,人生贵立志”指出在世间不乏有志之士,但真正难能可贵的是坚定自己的志向,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荣叟年九十,带索乐弗匮”通过描述一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即便生活简朴,也自得其乐,进一步强调了精神富足的价值。

“所造吾安知,豁达庸何易”表达了对豁达人生观的赞赏,认为理解并实践这种人生观并非易事。“几死之散人,优游同直寄”可能是指那些看似放浪形骸,实则内心坚定的人,他们以轻松自由的态度面对生活。

最后,“自古笑亡羊,殉名如殉利”提醒人们不应因追求虚名或物质而迷失自我,应像古人那样,珍惜生命,追求真正的价值。“待激西江流,索我枯鱼肆”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期待心灵深处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历史典故和形象描绘,探讨了个人品德、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客舍

路边小舍静无泥,风入松杉绿满枝。

溪抱回堤山抱屋,舟藏曲港竹藏篱。

主人野性留应懒,倦客闲情去辄迟。

内讼尘埃犹仆仆,厚颜如奉北山移。

(0)

谢岸老惠显明新芽

幽壑乘春摘,芳芽辱见分。

莺花妨老眼,香味喜新闻。

细石飞轻雪,圆瓯泛乱云。

虽无七碗量,清兴重欣欣。

(0)

和谢参政卜宅

数篇隃寄梵王宫,玉立高寒并两峰。

亹亹诗章烦护惜,时时情话忆过从。

雪残苍岭野云暗,花著疏梅春意浓。

它日庵居定相奉,半山松竹更谁容。

(0)

和茅山张达道二首·其一

茅岫藏清隐,诗仙秀格春。

道真渊有妙,素守峻能循。

鹤举秋声远,诗成句法新。

遥知游咏乐,下笔更如神。

(0)

题扇二十四首·其二

势凌空碧小嶕峣,秀木成阴映断桥。

注意便为庐阜想,摇风最喜水芭蕉。

(0)

题扇二十四首·其十二

春去烟光绿已齐,阴阴栏槛晓晴时。

新梢替尽残芳静,喜见馀花一两枝。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