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庭院浓荫绿。翩跹巧幻芳蕤簇。娇瓣染轻黄。
檀须逗粉妆。蝶疑双宿影。梦入幽香稳。
花作并头开。盈盈绕露台。
春深庭院浓荫绿。翩跹巧幻芳蕤簇。娇瓣染轻黄。
檀须逗粉妆。蝶疑双宿影。梦入幽香稳。
花作并头开。盈盈绕露台。
这首《菩萨蛮·咏蛱蝶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蝴蝶与花朵相映成趣的景象。首句“春深庭院浓荫绿”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春日庭院之中,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
“翩跹巧幻芳蕤簇”一句,通过“翩跹”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蝴蝶在花丛中轻盈飞舞的姿态,而“巧幻”则赋予了这一场景以梦幻般的色彩,仿佛蝴蝶与花朵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互动。接着,“娇瓣染轻黄”细致地刻画了花瓣的颜色和形态,轻黄的色调与整个春天的氛围相得益彰,展现出花朵的娇嫩与美丽。
“檀须逗粉妆”一句巧妙地将蝴蝶的触须与花朵的粉饰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蝴蝶与花朵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亲密关系。这里,“檀须”与“粉妆”的对比,既体现了蝴蝶的优雅,也突出了花朵的娇艳。
接下来,“蝶疑双宿影”一句,通过“蝶疑”二字,赋予了蝴蝶以情感,仿佛它在寻找伴侣,或是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某种疑惑,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而“梦入幽香稳”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蝴蝶的行动与花香联系起来,仿佛蝴蝶在花香的引导下进入了梦境,享受着宁静与和谐。
最后,“花作并头开。盈盈绕露台。”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不仅描绘了花朵并蒂开放的美丽景象,也象征着和谐与圆满。同时,“盈盈绕露台”不仅展现了花朵的繁茂,也暗示了蝴蝶与花朵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好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蝴蝶为线索,巧妙地将春天的美景、花朵的娇艳以及蝴蝶的灵动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高诵招魂招屈平,只应沉恨隔浮萍。
著骚直以尸为谏,亡楚如何醉不醒。
像虎空悬青艾束,辟兵难望綵丝灵。
凭君一激沅湘水,净洗中原血铠腥。
耆旧半凋落,在者如晨星。
与翁别豫章,十见草木青。
人生几堪别,梦寐生羽翎。
迢迢玉溪波,近昨尝再经。
携家事多难,所至那得停。
山中空望来,日夕不掩扃。
岂独负兹约,尺书亦沈冥。
逢人问消息,但喜言康宁。
堕来两卷什,一以慰飘零。
感此故意弘,不我迹以形。
文章出晚岁,字画犹壮龄。
诵之西湖滨,惊动孤山灵。
翁卷游崆峒,一已烦邮铃。
幸翁良未衰,吾党存典刑。
遥闻曾入郛,谅为韩与丁。
郡斋待且久,几宿涧上亭。
今春少晴时,涧水应泠泠。
归来安稳否,薰风入林坰。
愿言爱玉骨,逍遥卧殊庭。
会面虽未期,忽聚江湖萍。
《敬谢章泉赵昌甫二十韵》【宋·赵师秀】耆旧半凋落,在者如晨星。与翁别豫章,十见草木青。人生几堪别,梦寐生羽翎。迢迢玉溪波,近昨尝再经。携家事多难,所至那得停。山中空望来,日夕不掩扃。岂独负兹约,尺书亦沈冥。逢人问消息,但喜言康宁。堕来两卷什,一以慰飘零。感此故意弘,不我迹以形。文章出晚岁,字画犹壮龄。诵之西湖滨,惊动孤山灵。翁卷游崆峒,一已烦邮铃。幸翁良未衰,吾党存典刑。遥闻曾入郛,谅为韩与丁。郡斋待且久,几宿涧上亭。今春少晴时,涧水应泠泠。归来安稳否,薰风入林坰。愿言爱玉骨,逍遥卧殊庭。会面虽未期,忽聚江湖萍。
https://shici.929r.com/shici/f2XY2eWnIU.html
玉龙声杳,正瑶台曲舞,香山初彻。
褪粉掐酥千万颗,满地平铺银雪。
草褥香茵,苔钱买住,留待黄昏月。
有人妆罢,对花凝伫愁绝。
休更恨落羞开,东君情分,自古多离别。
好把芳心收拾取,与个和羹人说。
摆脱风尘,消停酸苦,终有成时节。
浮花浪蕊,到头不是生活。
无情风掠芭蕉响,还是重门已闭。
银缸独对,相思方切,教人怎睡。
解叹从前事,解叹了、依前鳖气。
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应是、睡也未。
且恁和衣强寝,奈无寐、依前重起。
起来思想,当初与你,忒煞容易。
及至而今也,半头天眼,不存不济。
最消魂苦是,黄昏前后,冷清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