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秋容静,幽人逸兴多。
漫邀彭泽叟,来和濯缨歌。
野寺秋容静,幽人逸兴多。
漫邀彭泽叟,来和濯缨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寺院景象。"野寺秋容静",野寺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宁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感觉。"幽人逸兴多",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或追求内心宁静的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丰富的精神寄托和乐趣。
接下来的两句,“漫邀彭泽叟,来和濯缨歌”,运用了典故。彭泽叟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他以“濯缨”自喻,表示自己像清水洗涤过的缨帽一样,清高脱俗。这里诗人邀请陶渊明般的人物来到寺院,一同吟唱洗涤心灵之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寺院的宁静之美,以及与古代隐士精神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心灵纯净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境界的渴望。
巫山高,十二峰。
上有往来飘忽之猿猱,下有出没瀺灂之蛟龙,中有倚薄缥缈之神宫。
神人处子冰雪容,吸风饮露虚无中。
千岁寂寞无人逢,邂逅乃与襄王通。
丹崖碧嶂深重重,白月如日明房栊。
象床玉几来自从,锦屏翠幔金芙蓉。
阳台美人多楚语,秖有纤腰能楚舞,争吹凤管鸣鼍鼓。
那知襄王梦时事,但见朝朝暮暮长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