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玉华洞》
《游玉华洞》全文
清 / 伍元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天半亭亭欲远骞,振衣直上薛萝门。

千年灵气通山性,一片虚心托石根。

司马风流残碣在,使君感慨旧诗存。

留连出岫归来晚,明月随君过远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玉华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联“天半亭亭欲远骞,振衣直上薛萝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玉华洞的高峻与神秘,仿佛是天际中的一座孤峰,亭亭玉立,引人向往。振衣而上,穿越薛萝门,暗示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

颔联“千年灵气通山性,一片虚心托石根”则进一步渲染了玉华洞的自然之灵与深邃。千年累积的灵气赋予了山林以生命,而那片虚心,不仅是指洞穴内部的空灵,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谦逊与对大自然的敬畏。

颈联“司马风流残碣在,使君感慨旧诗存”转而提及历史人物与文化遗迹。司马的风流与旧诗的存在,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缅怀,也是对文化传承的赞颂。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展现了玉华洞不仅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尾联“留连出岫归来晚,明月随君过远村”则以细腻的情感收束全诗。诗人留恋于洞中,直到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明月相伴,似乎是对这次旅行的完美注脚。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不舍,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成功地展现了玉华洞的自然之美与历史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伍元勋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峡山杂咏十三首·其五仙源

幽深殊世界,长望挹仙源。

仙在人间是,相逢笑不言。

(0)

吸和轩四首·其二

天下尽中人,高者有巢许。

愿及洗耳时,得闻弃瓢语。

(0)

赠姚孟长四首·其三

我心君应知,君心我亦得。

大都无累人,洗出青天骨。

(0)

醉二首·其二

君嫌鲁酒薄,薄酒但须斟。

莫学陶鼓泽,空抚无弦琴。

(0)

元日

岁序潜潜转老夫,男子须眉胡为乎。

生世只教世用我,平生慷慨渐含糊。

吾驺生,汝何厌厌逐风尘。

吾驺生,汝何懵懵失古人。

古人功业文章俱陈迹,惟有明心如灯照万亿。

生前鼓舞尽英雄,千古还从心里觅。

身后空名知若何,英雄还自长太息。

吾驺生,汝当知,汝形为浮沤。汝当知,汝身为不朽。

世人颠倒复沉迷,万事倏忽成老丑。

日暮屈指计当年,白头忽忽虚简篇。

乃始咨嗟少壮事,病如老妪谁相怜。

吾驺生,汝闻此言当起舞,莫使湮沉悲末路。

丈夫何事不可为,只手挥来看注措。

卞和之玉本非狂,卞和何事哭相于。

青天大地久且长,一时不信万古看。

莘耕渭钓谁相知,丈夫功名会有期。

李斯黄犬自悲哀,南阳高卧自希夷。

鲁连一纸重千金,荆轲拔剑易水流。

豪侠还须鬼神泣,况有尼山诵孔丘。

名亦不易立,功亦不易成,功名只须依本性。

城市未必喧,山林未必深。

山林城市在人心,吾驺生。

(0)

乞青方竹二首·其二

翁竹妙天下,之子石如翁。

不知文与可,一堂有米公。

置竹石林间,自然生清风。

寄言屡邀予,徒苦梦魂通。

为我写千竿,笔补造化功。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