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半亭亭欲远骞,振衣直上薛萝门。
千年灵气通山性,一片虚心托石根。
司马风流残碣在,使君感慨旧诗存。
留连出岫归来晚,明月随君过远村。
天半亭亭欲远骞,振衣直上薛萝门。
千年灵气通山性,一片虚心托石根。
司马风流残碣在,使君感慨旧诗存。
留连出岫归来晚,明月随君过远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玉华洞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联“天半亭亭欲远骞,振衣直上薛萝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玉华洞的高峻与神秘,仿佛是天际中的一座孤峰,亭亭玉立,引人向往。振衣而上,穿越薛萝门,暗示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
颔联“千年灵气通山性,一片虚心托石根”则进一步渲染了玉华洞的自然之灵与深邃。千年累积的灵气赋予了山林以生命,而那片虚心,不仅是指洞穴内部的空灵,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谦逊与对大自然的敬畏。
颈联“司马风流残碣在,使君感慨旧诗存”转而提及历史人物与文化遗迹。司马的风流与旧诗的存在,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缅怀,也是对文化传承的赞颂。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展现了玉华洞不仅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尾联“留连出岫归来晚,明月随君过远村”则以细腻的情感收束全诗。诗人留恋于洞中,直到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明月相伴,似乎是对这次旅行的完美注脚。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不舍,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成功地展现了玉华洞的自然之美与历史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岁序潜潜转老夫,男子须眉胡为乎。
生世只教世用我,平生慷慨渐含糊。
吾驺生,汝何厌厌逐风尘。
吾驺生,汝何懵懵失古人。
古人功业文章俱陈迹,惟有明心如灯照万亿。
生前鼓舞尽英雄,千古还从心里觅。
身后空名知若何,英雄还自长太息。
吾驺生,汝当知,汝形为浮沤。汝当知,汝身为不朽。
世人颠倒复沉迷,万事倏忽成老丑。
日暮屈指计当年,白头忽忽虚简篇。
乃始咨嗟少壮事,病如老妪谁相怜。
吾驺生,汝闻此言当起舞,莫使湮沉悲末路。
丈夫何事不可为,只手挥来看注措。
卞和之玉本非狂,卞和何事哭相于。
青天大地久且长,一时不信万古看。
莘耕渭钓谁相知,丈夫功名会有期。
李斯黄犬自悲哀,南阳高卧自希夷。
鲁连一纸重千金,荆轲拔剑易水流。
豪侠还须鬼神泣,况有尼山诵孔丘。
名亦不易立,功亦不易成,功名只须依本性。
城市未必喧,山林未必深。
山林城市在人心,吾驺生。
《元日》【明·何吾驺】岁序潜潜转老夫,男子须眉胡为乎。生世只教世用我,平生慷慨渐含糊。吾驺生,汝何厌厌逐风尘。吾驺生,汝何懵懵失古人。古人功业文章俱陈迹,惟有明心如灯照万亿。生前鼓舞尽英雄,千古还从心里觅。身后空名知若何,英雄还自长太息。吾驺生,汝当知,汝形为浮沤。汝当知,汝身为不朽。世人颠倒复沉迷,万事倏忽成老丑。日暮屈指计当年,白头忽忽虚简篇。乃始咨嗟少壮事,病如老妪谁相怜。吾驺生,汝闻此言当起舞,莫使湮沉悲末路。丈夫何事不可为,只手挥来看注措。卞和之玉本非狂,卞和何事哭相于。青天大地久且长,一时不信万古看。莘耕渭钓谁相知,丈夫功名会有期。李斯黄犬自悲哀,南阳高卧自希夷。鲁连一纸重千金,荆轲拔剑易水流。豪侠还须鬼神泣,况有尼山诵孔丘。名亦不易立,功亦不易成,功名只须依本性。城市未必喧,山林未必深。山林城市在人心,吾驺生。
https://shici.929r.com/shici/6cwPEx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