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庐高下翠微间,石磴迢遥次第攀。
藤杖藉支苍藓滑,竹扉尝掩白云閒。
檐前老鹘将雏立,树里孤僧负钵还。
独上孤峰西望远,日斜烟雾暗江关。
精庐高下翠微间,石磴迢遥次第攀。
藤杖藉支苍藓滑,竹扉尝掩白云閒。
檐前老鹘将雏立,树里孤僧负钵还。
独上孤峰西望远,日斜烟雾暗江关。
这首诗描绘了牛首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精庐高下翠微间”,以“精庐”点出山中寺庙之所在,而“高下翠微间”则勾勒出山色葱郁、层次分明的景象。接着,“石磴迢遥次第攀”描绘了攀登山路的艰难与漫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藤杖藉支苍藓滑”一句,通过“藤杖”和“苍藓滑”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环境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行进的不易。而“竹扉尝掩白云閒”则以“竹扉”和“白云閒”营造了一种隐逸、清闲的生活场景,仿佛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檐前老鹘将雏立,树里孤僧负钵还”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老鹰与幼鹰并立于檐前,象征着生命的传承与成长;而“孤僧负钵还”则展现了一位僧人独自归来的情景,给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感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生动的画面,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最后,“独上孤峰西望远,日斜烟雾暗江关”表达了诗人独自登顶后的开阔视野和深邃思考。夕阳西下,烟雾笼罩,江关隐约可见,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引发了对人生、宇宙的感慨与思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牛首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