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逍遥望翠屏,海阳名胜几人经。
关门近识青牛气,洞户先通白帝灵。
露滴松坛听鹤唳,风清榆汉羡鸿冥。
莫言七圣曾迷道,自有飞仙护客星。
倚杖逍遥望翠屏,海阳名胜几人经。
关门近识青牛气,洞户先通白帝灵。
露滴松坛听鹤唳,风清榆汉羡鸿冥。
莫言七圣曾迷道,自有飞仙护客星。
此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即将前往白岳山游历的情景,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与祝福。首句“倚杖逍遥望翠屏”,生动展现了友人在山间漫步,悠闲自得地欣赏着青翠山色的情景。接着,“海阳名胜几人经”一句,既点出了白岳山作为名胜之地的特殊地位,也暗含了对友人能亲身体验这一美景的羡慕之情。
“关门近识青牛气,洞户先通白帝灵”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青牛和白帝,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寓意着友人此行将有机会接触超凡脱俗之境,体验非凡的经历。
“露滴松坛听鹤唳,风清榆汉羡鸿冥”则进一步描绘了白岳山的自然风光,露珠在松树上滴落,鹤鸣声在空中回荡,清风拂过榆树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祥和的世界中。这里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心境愉悦的美好祝愿。
最后,“莫言七圣曾迷道,自有飞仙护客星”两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七圣迷途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智慧与勇气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有神灵或仙人会保护友人的旅途,给予他指引与帮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白岳山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友人旅行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
我闻桃花源,其先是秦世。
当时避地人,岁久俱已逝。
其后长子孙,生理还不废。
种桃以自营,结茅以自憩。
有儿但发蒙,初不工六艺。
有田但收禾,了不输二税。
有鸡只晨号,有犬不夜吠。
渊明爱其真,为此成新制。
我久闻其风,褰裳思一诣。
所虑路难通,仍恐水难厉。
梦寐不能忘,抱恨知几岁。
所恨天见私,于此施嘉惠。
贻我万株桃,漫山迷眼界。
却胜武陵溪,草树相蒙蔽。
相去复不远,只在吾庐外。
人号小桃源,景物适相契。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香雪碎团团。便合枝头带露餐。
笑倒那人和玉屑,金丹。不在仙人掌上盘。
千树碧阑干。山崦朱门梦里残。
花下主人都在此,谁看。天上人间一样寒。
销薄春冰,碾轻寒玉,渐长渐弯。
见凤鞋泥污,偎人强剔,龙涎香断,拨火轻翻。
学抚瑶琴,时时欲剪,更掬水鱼鳞波底寒。
纤柔处,试摘花香满,镂枣成班。时将粉泪偷弹。
记绾玉曾教柳傅看。
算恩情相著,搔便玉体,归期暗数,画遍阑干。
每到相思,沈吟静处,斜倚朱唇皓齿间。
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