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姿错落涧边生,虚谷泠泠应水声。
烟雨濯枝泉始达,风雷排干势初倾。
轻花并逐虬龙起,飞沫时沾鹳鹤鸣。
疑是天河倒峡出,润馀草木更敷荣。
幽姿错落涧边生,虚谷泠泠应水声。
烟雨濯枝泉始达,风雷排干势初倾。
轻花并逐虬龙起,飞沫时沾鹳鹤鸣。
疑是天河倒峡出,润馀草木更敷荣。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涛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松林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氛围。
首句“幽姿错落涧边生”,开篇即点出松树生长于幽静的山涧之中,姿态错落有致,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静谧的基调。接着,“虚谷泠泠应水声”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仿佛山谷中流淌的溪水与松涛相呼应,形成了一种自然的交响乐。
“烟雨濯枝泉始达,风雷排干势初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雨后松枝上的清泉缓缓流淌,以及风雷过后,松树挺拔的姿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力。
“轻花并逐虬龙起,飞沫时沾鹳鹤鸣”则将松林中的花朵与动物形象融入其中,轻盈的花朵随风飘扬,如同龙腾起舞;飞溅的水珠偶尔触及鹳鹤,使其发出鸣叫,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生机。
最后,“疑是天河倒峡出,润馀草木更敷荣”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松林的滋润与生机比作天降甘霖,不仅增强了画面的想象力,也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松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
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
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
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
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
孟夏守畏途,舍舟在徂暑。
愀然何所念,念我龙门坞。
密竹无蹊径,高松有四五。
飞泉鸣树间,飒飒如度雨。
菌桂秀层岭,芳荪媚幽渚。
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
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
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
矧余窜炎裔,日夕谁晤语。
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悽悽视环玦,恻恻步庭庑。
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江亭感秋至,兰径悲露泫。
粳稻秀晚川,杉松郁晴巘。
嗟予有林壑,兹夕念原衍。
绿筱连岭多,青莎近溪浅。
渊明菊犹在,仲蔚蒿莫剪。
乔木粲凌苕,阴崖积幽藓。
遥思伊川水,北渡龙门岘。
苍翠双阙间,逶迤清滩转。
故人在乡国,岁晏路悠缅。
惆怅此生涯,无由共登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