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避秦地,花间忘岁年。
偶逢渔父问,长使世人传。
丘壑浑疑幻,林庐或近仙。
至今图画里,惆怅武陵船。
闻说避秦地,花间忘岁年。
偶逢渔父问,长使世人传。
丘壑浑疑幻,林庐或近仙。
至今图画里,惆怅武陵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桃花源的梦幻景象,充满了隐逸与仙境的意象。诗人通过“闻说避秦地,花间忘岁年”这两句,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远离尘嚣、时间仿佛静止的世外桃源。这里的“避秦地”,暗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人们在这里可以忘却世俗的烦恼,与自然和谐共处。
“偶逢渔父问,长使世人传”则进一步渲染了桃源的神秘与不凡,通过偶然遇见的渔父之口,使得这一仙境得以流传于世,增加了故事的传奇色彩。而“丘壑浑疑幻,林庐或近仙”两句,则是对桃源中自然景观与居住环境的高度赞美,暗示这里的一切都超脱了凡俗,接近仙境。
最后,“至今图画里,惆怅武陵船”表达了对桃源的向往与怀念,即使在画中再现,也难以完全捕捉其真实韵味,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向往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桃源世界,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沙明苔碧两悠悠,辜负寒江独自流。
愁听梅花吹铁笛,肯将竹叶尽金瓯。
霜风猎猎千行泪,露草萧萧一去舟。
雁字不从衡岳断,猿声偏向灞陵愁。
断肠岂为青天落,回首空怜黑蹇游。
孤馆谁能歌白雪,片帆应自怨黄牛。
雨馀半夜同吟榻,月满三更独倚楼。
诗思已随残菊悴,梦魂独喜大刀头。
明年灯火黄昏市,目断吴云望紫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