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诞疏狂得自然,免教拘迫事相牵。
潜龙不离滔滔水,孤鹤唯宜远远天。
透室寒光松槛月,逼人凉气石渠泉。
非吾独了西来意,竹祖桐孙尽入玄。
散诞疏狂得自然,免教拘迫事相牵。
潜龙不离滔滔水,孤鹤唯宜远远天。
透室寒光松槛月,逼人凉气石渠泉。
非吾独了西来意,竹祖桐孙尽入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散诞疏狂得自然",诗人以超脱世俗的形象自比,行为不受拘束,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和随性。"潜龙不离滔滔水,孤鹤唯宜远远天",运用象征手法,比喻自己如同潜藏于江海的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又如孤鹤翱翔在广阔的天空,远离尘世纷扰。
"透室寒光松槛月,逼人凉气石渠泉",诗人寓居的环境清幽,月光透过松木栏杆洒进室内,带来丝丝凉意,石渠的泉水声更是增添了静谧的氛围。这样的景致反映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喜爱和沉浸其中的宁静心境。
最后两句"非吾独了西来意,竹祖桐孙尽入玄",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或某种哲理的理解,认为自己的领悟并非独一无二,连同周围的竹子和梧桐也仿佛能体悟到那深远的智慧,共同沉浸在一种超越物质的玄妙境界中。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山居生活禅意的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绘,传达出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
南高峰,北高峰。
遮空矫翼非一凤,夹江赴饮驰两龙。
此山何年别天目,却走钱塘宛相逐。
瑞霭朝朝郁以茐,秀色家家纷可掬。
陆生年少气逸群,结屋两峰高入云。
读书不能石床冷,攘臂欲取朱袍殷。
峰下曾经驻鸾辂,青松十里栽南渡。
灵气不磨鬼所护,文章要使江山助。
造化百幻诡,何物保相避。
霎然创以呈,俨尔夙所肄。
取玉自昆仑,削金役翡翠。
博物如司空,傥亦难诘致。
扣伯费言辞,伯答未全聩。
有蕡榴核仁,无忝竹丛义。
既劳花给妆,复取实供馈。
符呈百子占,□绝三尸醉。
嵌砾孙自繁,胎珠母深閟。
辟彼幽闺姬,十年乃始字。
灌浇以助长,空劳竭沟澻。
修巳法前规,拱桑讵能祟。
岂真不能祟,夕拱而朝瘁。
矧膺安石祥,可废临谷惴。
颇噱甘露人,是觉还是寐。
尽杀匪天心,伏甲露帷次。
饵虎不以道,竟为虎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