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峰,北高峰。
遮空矫翼非一凤,夹江赴饮驰两龙。
此山何年别天目,却走钱塘宛相逐。
瑞霭朝朝郁以茐,秀色家家纷可掬。
陆生年少气逸群,结屋两峰高入云。
读书不能石床冷,攘臂欲取朱袍殷。
峰下曾经驻鸾辂,青松十里栽南渡。
灵气不磨鬼所护,文章要使江山助。
南高峰,北高峰。
遮空矫翼非一凤,夹江赴饮驰两龙。
此山何年别天目,却走钱塘宛相逐。
瑞霭朝朝郁以茐,秀色家家纷可掬。
陆生年少气逸群,结屋两峰高入云。
读书不能石床冷,攘臂欲取朱袍殷。
峰下曾经驻鸾辂,青松十里栽南渡。
灵气不磨鬼所护,文章要使江山助。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创作,名为《二峰篇赠钱塘陆宗礼》。诗中描绘了南高峰与北高峰的壮丽景色,以及它们与钱塘江的相互映衬。徐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两座山峰的雄伟与神秘,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诗的开头“南高峰,北高峰。遮空矫翼非一凤,夹江赴饮驰两龙。”以对仗的形式,描绘了两座山峰的高耸和它们在天空中的壮观景象,仿佛是两只矫健的凤凰在飞翔,又像是两条龙在江水中竞速。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展示了山峰的雄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和动态感。
接着,“此山何年别天目,却走钱塘宛相逐。”将南高峰与北高峰与天目山相比较,暗示了这两座山的独特之处,它们似乎在钱塘江边追逐,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随后,“瑞霭朝朝郁以茐,秀色家家纷可掬。”描述了山间云雾缭绕、色彩斑斓的景象,以及家家户户都能感受到的山色之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陆生年少气逸群,结屋两峰高入云。”赞扬了年轻才子陆宗礼,他选择在两座山峰之间建造房屋,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他的超凡脱俗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读书不能石床冷,攘臂欲取朱袍殷。”表达了陆宗礼勤奋好学,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改变命运,实现理想抱负。
最后,“峰下曾经驻鸾辂,青松十里栽南渡。”提到在山脚下曾有鸾辂停留,象征着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人物,同时强调了青松的茂盛,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灵气不磨鬼所护,文章要使江山助。”则表达了对陆宗礼才华的肯定,认为他的文章能够为江山增色添彩,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与人文相互影响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敬仰。
入春雨不止,日日苦阴冱。
万山吼瀑泉,并作一江注。
洪溜争暄豗,滔滔驶奔赴。
况逢两崖间,束缚激其怒。
巨浪涌如山,乱石矗如锯。
嗟余趱客程,扁舟独上溯。
非藉牵挽劳,讵得移寸步。
猎猎北风寒,快哉一帆助。
风水两相争,而我竞飞渡。
浪花溅征衣,啸傲亦成趣。
笑指下水船,停桡君且住。
茆茨四五间,何年在山麓。
溪流环其前,四围尽松竹。
浓绿渍不分,野桃红一簇。
淙淙田水声,依稀奏琴筑。
斜阳忽穿林,归云时拥屋。
孤彴颓还支,淩竞过黄犊。
新涨偶侵门,鹅鸭争向浴。
老渔得纤鳞,换酒往来熟。
禽鸟亦忘机,飞鸣安饮啄。
此中有佳趣,萧然远尘俗。
自叹世网撄,频年苦拘束。
停舟适相值,乡心顿枨触。
何日返江村,幽居遂耕读。
名利等浮沤,一笑万事足。
《临江道中杂咏》【清·金武祥】入春雨不止,日日苦阴冱。万山吼瀑泉,并作一江注。洪溜争暄豗,滔滔驶奔赴。况逢两崖间,束缚激其怒。巨浪涌如山,乱石矗如锯。嗟余趱客程,扁舟独上溯。非藉牵挽劳,讵得移寸步。猎猎北风寒,快哉一帆助。风水两相争,而我竞飞渡。浪花溅征衣,啸傲亦成趣。笑指下水船,停桡君且住。茆茨四五间,何年在山麓。溪流环其前,四围尽松竹。浓绿渍不分,野桃红一簇。淙淙田水声,依稀奏琴筑。斜阳忽穿林,归云时拥屋。孤彴颓还支,淩竞过黄犊。新涨偶侵门,鹅鸭争向浴。老渔得纤鳞,换酒往来熟。禽鸟亦忘机,飞鸣安饮啄。此中有佳趣,萧然远尘俗。自叹世网撄,频年苦拘束。停舟适相值,乡心顿枨触。何日返江村,幽居遂耕读。名利等浮沤,一笑万事足。
https://shici.929r.com/shici/K5XryaYSY.html
麻姑称福地,兹山奚名从。
不闻大姑山,小姑侍御充。
岂必统乎尊,屈汝为附庸。
揽胜自兹始,胜境将毋同。
譬如访佳客,以此为先容。
出郭二三里,秀媚青芙蓉。
何年飞巨鳌,到此成奇峰。
巉岩怒欲压,古寺嵌当中。
偶然一举首,突兀惊双瞳。
旁有滴翠崖,泉石尤玲珑。
黝然油米洞,附会誇神功。
磨生劈窠字,一一撑青空。
峭壁裂一线,上有天桥通。
想见巨灵擘,生面开鸿濛。
绝顶罕人迹,时有仙灵踪。
明当赴仙坛,鸾鹤应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