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溪山春晓图寄赠萧翀》
《题溪山春晓图寄赠萧翀》全文
明 / 刘崧   形式: 古风

土山戴石石角倾,偃树杂出如幢旌。

青天微茫晓色动,雨气合沓千峰晴。

野桥西边有村路,之子鸣鞘踏云去。

重岩花发似闻香,隔水莺啼不知处。

东南连年飞战尘,如此山水何清新。

石田到处长荆棘,岂有荷耒春耕人。

我昨西游登武姥,手抉云霞望仙府。

把酒忽逢东海生,醉卧溪南紫萝雨。

紫萝阴阴覆岩扉,十日寻幽行未归。

云峰流泉半空落,六月飞雪沾人衣。

拂衣归隐知何日,却对画图心若失。

不闻流水渡溪还,时见浮云向山出。

怀哉桃花修竹林,江海秋高烟雾深。

岂无耕钓在田野,谁识悠悠沮溺心。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溪山春晓图寄赠萧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川晨景图。首句“土山戴石石角倾”形象地刻画了山石错落的地形,仿佛山头戴着石冠,暗示着山势的峻峭。次句“偃树杂出如幢旌”,以偃倒的树木比喻为飘扬的旗帜,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青天微茫晓色动,雨气合沓千峰晴”描绘了黎明时分,天空微明,雨后的空气清新,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千座峰峦之上,景色宁静而壮丽。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田野和村落,“野桥西边有村路,之子鸣鞘踏云去”,描绘了农夫骑马过桥的场景,增添了田园生活的气息。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东南连年飞战尘,如此山水何清新”,感叹山水虽美,但战争的阴影破坏了宁静。接着,诗人回忆自己游览武姥山的经历,醉卧溪边,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慨“怀哉桃花修竹林,江海秋高烟雾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和战乱之痛,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刘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战城南

自来古战场,多在长城南,少在长城北。

茫茫白骨甸,如何直接黄龙碛。

或云自从汉武开西域,耗折十万众,博得善马数十匹。

奋军势务鏖击往来谁,洗兵赤河水犹赤。

终弃轮台地,其地于中国。

失之且何损,得之本无益。

历计其所得,皆不偿所失。

虽下哀痛诏,追悔将何及。

此是万万古,华夏覆车辙。

底事夤缘其轨迄季唐,竞喜边功好大矜英哲。

明皇不虑渔阳厄,万里孤军征碎叶。

只轮曾不返,得无五情热。

暴殄生灵涂草莽,忍徇虚名为盛烈。

君不见世间人心固结,是谓帝王真统业。

君不闻四海内有美谈,至元天子平江南,何曾漂杵与溺骖。

圣人有金城,贵谋贱战,不战屈人兵。

(0)

后凯歌词九首·其七金满城

寄重旌分阃外忧,顺时驱率万貔貅。

回临金满城边日,奄夺蒲昌海气秋。

(0)

送邓觉非馀干教

大隐留吴市,馀干问越田。

象山皆教忍,学者更家传。

多士芝兰室,古人书画船。

东亭重怀旧,诗满绿阴前。

(0)

离京口二首·其二

十舍官河接夜航,却怜归去是他乡。

骨肉无多来送别,半生犹为一穷忙。

(0)

牟大卿挽诗

宦业遭时运,儒先保寿龄。

来徵宋文献,竟是蜀沈冥。

清节衣冠古,吉人山水灵。

高门久阴德,诸子用遗经。

(0)

游桃花坞次郭祥卿陆友元二首·其二

野水自行路,松风谁掩关。

仙家忘日永,老圃得春悭。

梦已投林下,生当出世间。

玄同二三友,大智本閒閒。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