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吾邑土风尚朴留心文献者少故乡先辈著述传本日稀比年祝丹卿颇事提倡谢幼陶力任编校印成顾氏江上诗钞又辑续钞搜访故家编印江阴先哲遗书亦成十馀种风气为之一振赠诗张之二首·其一赠幼陶》
《吾邑土风尚朴留心文献者少故乡先辈著述传本日稀比年祝丹卿颇事提倡谢幼陶力任编校印成顾氏江上诗钞又辑续钞搜访故家编印江阴先哲遗书亦成十馀种风气为之一振赠诗张之二首·其一赠幼陶》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乡贤著述夥遗珠,梨枣艰难惜道孤。

何幸羽陵收散佚,竟从筚路启荒芜。

编摩藏说李如一,校勘名家赵敬夫。

先辈风流今未远,会看纸贵比鸿都。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学者夏孙桐所作,是对家乡文风淳朴、重视文献传承的颂扬。诗中表达了对乡贤著作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后人未能充分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惋惜。

首联“乡贤著述夥遗珠,梨枣艰难惜道孤”以“夥遗珠”比喻乡贤的著作如同珍贵的珍珠,虽数量众多却因传播不易而显得珍贵。接着,“梨枣艰难”暗示了古代书籍制作的艰辛过程,而“惜道孤”则表达了对这些著作在流传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和损失的深深忧虑。

颔联“何幸羽陵收散佚,竟从筚路启荒芜”转而表达了一种幸运和决心。羽陵,这里借指收集散失的文献,表示对那些被遗忘或散失的乡贤著作的重新发现和整理。筚路,原指简陋的车,这里比喻艰苦创业,意味着从零开始,克服困难,开启新的文化探索之路。

颈联“编摩藏说李如一,校勘名家赵敬夫”提到了两位具体的编纂和校勘专家,李如一和赵敬夫,强调了他们在整理和保护乡贤著作方面的重要贡献。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得原本散佚的文献得以保存和传承。

尾联“先辈风流今未远,会看纸贵比鸿都”总结了前文,表达了对先辈文化的敬仰之情,并预示着这种文化价值将得到广泛认可,如同《鸿都门客集》那样受到高度评价和推崇。这里“纸贵比鸿都”是一个典故,形容作品受到极高赞誉,销量大增,以此来预示乡贤著作的价值和影响将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家乡的文化遗产,也表达了对后人应更加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资源的期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舍北望水乡风物戏作绝句

西风沙际矫轻鸥,落日桥边系钓舟。

乞与画工团扇本,青林红树一川秋。

(0)

盈川旧县

兹地舟行数,怀人思惘然。

盈川经此日,流水自唐年。

废邑丛春草,荒山入暮烟。

昔贤不可作,开笥读遗编。

(0)

偶题·其一

少年不更事,新学多误人。

桓冲成缪语,张禹岂纯臣。

(0)

代和翟知事舟中寄登光阳楼诗韵

登临送目际天涯,人物风流胜永嘉。

已溯清流乘画鹢,尚留醉墨看涂鸦。

长空黯淡吹云叶,别浦微茫蹴浪花。

老守江城闲兀坐,秋宵短梦苦思家。

(0)

赠画梅王文显

子作寒梢已逼真,不须向上更称神。

由来绝艺知音少,只恐今人过古人。

(0)

代书寄南阳太守吕献可谏议

一别星霜二纪中,升沉音问不相通。

林间谈笑须归我,天下安危宜系公。

万乘几前常蹇谔,百花洲上略从容。

不知月白风清夜,能忆伊川旧钓翁。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