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
此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夜晚场景,充满了想象与幻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表达了对月亮纯净无暇的赞美,将其比喻为洁白如玉的圆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则是将月亮比作挂在云端的瑶台之镜,进一步强化了月亮的神秘与高洁。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描绘了一位仙人的形象,其脚下有桂树围成一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中的白兔可能是指月宫中捣药的仙兔,这里提及其完成了捣药的工作,却不明确其与谁共享这一美好。
接下来的"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则转向了现实世界,蟾蜍(指月亮中的黑点)蚀食着月之圆满,而大明可能是指夜晚的明月,但也暗示了一种时间即将过去的感觉。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中羿昔可能是指射日的神话故事,而落九乌则象征着太阳与秩序的胜利,整个宇宙在这夜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和谐。
最后两句"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悽怆摧心肝"表达了一种对月亮下落(或指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悲哀,以及面对这种自然界的变迁带来的内心困扰。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远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月亮的美好与神秘的向往,以及对宇宙秩序与自我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昔忝临漳守,娱心自退公。
闲愁放天上,真境得壶中。
燕处虽云适,规模惜未丰。
恢园隳旧堞,困宇出新工。
材品珍方用,花名异始充。
泉分洹水堰,梁下邺城宫。
今始推良牧,褒辞借病翁。
笙镛谐庙瑟,珠玉满邮筒。
讵敢矜前政,徒知偃下风。
北堂留衣锦,西巘峻维嵩。
休逸檐梢月,荣归浪衬虹。
班条多暇日,清赏此何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