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杨彦文嵩山诗》
《和杨彦文嵩山诗》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古风

杨侯作邑山水中,县南百里维青嵩。

官閒身老诗笔健,乐与丘壑研豪雄。

是时新凉背炎夏,草木秀丽全天功。

重青叠碧百万状,有如耋老携儿童。

悬泉落崖泻万丈,震雷发地声隆隆。

阴风岩洞忽悽怆,寒生六月如凝冬。

祠官祀典有常秩,扫除给复何其恭。

孕灵产异远不极,面周负郑人殊风。

生云触石始肤寸,倏忽澍雨成冥濛。

群山相望不足算,礼若小国来朝宗。

幽人羽客此独往,深处时与神仙通。

念君吏职有章绶,池鸿笼鹤思长空。

暂留灵境寄心赏,仰止万古希遐踪。

梯高径侧目力短,涉历庳下非穹崇。

山中居人亦富逸,翠竹寒松名素封。

愿言携家事卜筑,采薇饮水欣长终。

岩田种芝地高下,茅屋溯水溪西东。

君能挂冠共此约,何必绮季东园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侯在山水环绕的县邑中为官,晚年生活悠闲,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诗中以嵩山的壮丽景色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以及自然界的多变与神秘。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祭祀、灵异、云雨、神仙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诗的开头提到杨侯在山水之中治理县邑,距离青嵩山百里之遥。接着描述他虽然官闲年老,但诗笔依然健朗,乐于与自然界的山川进行深入交流。夏季过后,新凉初至,草木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嵩山的景色被形容为青绿叠翠,仿佛老者携着孩童般丰富多彩。

随后,诗人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如悬泉瀑布、雷鸣声、阴风洞穴等,这些都增添了山林的神秘与动态感。祠官祭祀的仪式庄重而恭敬,体现了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山中孕育的奇异现象,如云雾触石、骤雨倾盆,以及群山相望的壮观景象,都显示出嵩山的独特魅力。

诗中还提到了山中居住的人们,他们生活富足,与自然和谐共生。诗人希望杨侯能够在此地定居,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宁静的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杨侯能够放弃官场束缚,与自己一同隐居于此,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嵩山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寄胜之运使

萧然生事委江皋,壮士何尝似钓鳌。

千里得书来见约,一朝乘兴去忘劳。

已将流景休谈笑,聊为知音破郁陶。

正是东风将欲发,湖山春色助挥毫。

(0)

送复之屯田赴成都

槃礴西南江与岷,石犀金马世称神。

桑麻接畛馀无地,锦绣连城别有春。

结绶相随通籍久,推车此去辟书新。

知君不为山川险,便忘吾家叱驭人。

(0)

和杨乐道见寄

宅带园林五亩馀,萧条还似茂陵居。

杀青满架书新缮,生白当窗室久虚。

孤学自难窥奥密,重言犹得慰空疏。

相思每欲投诗社,只待春蒲叶又书。

(0)

悼慧休

休公遂不起,难料复难忘。

玉骨随薪尽,空留一分香。

(0)

春日席上

十年流落负归期,临水登山各有思。

今日樽前千万恨,不堪频唱鹧鸪辞。

(0)

咏月三首·其三

一片清光万里兼,几回圆极又纤纤。

君看出没非无意,岂为辛勤养玉蟾。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