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山寺作·其十二》
《灵山寺作·其十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十二峰峦望不分,美人终古梦氤氲。

飞归不复同青鸟,化去繇来是片云。

天上玉棺频自举,人间瑶瑟更谁闻。

哀蝉落叶年年思,涕泪徒沾蛱蝶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远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十二峰峦望不分”以壮阔的山景开篇,暗示了灵山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同时也预示着诗人所面对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状态。接下来,“美人终古梦氤氲”一句,将情感聚焦于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梦境,美人与梦境的结合,既象征了美好的回忆,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

“飞归不复同青鸟,化去繇来是片云”两句,运用了神话中的青鸟和自然界的云朵作为意象,表达了对逝去之物的追忆与无奈。青鸟的传说中常与信使或使者相关联,此处暗示了某种无法传达的信息或情感;而片云则象征着短暂与变化无常,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逝。

“天上玉棺频自举,人间瑶瑟更谁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情感推向了极致。玉棺与瑶瑟分别代表了死亡与音乐,前者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后者则是艺术与美的象征。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也暗含了对艺术与美的怀念,以及它们在世间逐渐消失的遗憾。

最后,“哀蝉落叶年年思,涕泪徒沾蛱蝶裙”以自然界的现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消逝的深深哀思。蝉的哀鸣、落叶的飘零、泪水的滴落,以及蝴蝶裙摆上的湿痕,都是自然界中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直观体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的巧妙运用,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刻怀念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颂古十首·其七

百骸一物贞薰天,风起今朝病一般。

酷恨双双医不得,枕边空听雁声寒。

(0)

渡江达磨赞

道个不识,自生荆棘。曈曈渡江,忍羞面壁。

赖有神光与雪屈。

(0)

偈颂二十一首·其二

有处不是有,无处不是无。

有无不到处,馨香满道涂。

(0)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六

云门一曲,调高千古。子细推穷,从来无谱。

此曲只应天上有,大士得来无本据。

今日当阳分付,新年诸路化主。

在处富有知音,遇著知音举似。

举似则不无,且道是何曲调,腊月二十五。

(0)

无准和尚顶相赞

文武火煨杀人,千衲子恨难伸。

五处主法,双径两新。内庭敷演,赐号超伦。

自创正续梵苑,延纳云水高宾。

将谓多少奇特,依前满面埃尘。

(0)

句·其五十九

乱水僧频过,荒林鹤不还。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