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水僧频过,荒林鹤不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山林景象。"乱水僧频过",画面中,僧侣频繁地涉过纷乱的水流,反映出僧人的行脚匆匆,或是山中的修行生活与外界有所交流。"荒林鹤不还"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连平时常在林中飞翔的白鹤也不再归来,可能暗示着这里的孤寂和人迹罕至。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僧侣和鹤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深山修行的清寂氛围,以及自然环境的原始和无人问津。诗人释惠崇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禅意十足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禅宗崇尚的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潼川宪司拓圃筑亭取康节语名以四春得古诗十二韵
皇天平四时,不以秋先春。
仁人奉天职,不以德后刑。
次序固云然,表里元相因。
方春布阳炜,万物皆精神。
当秋乃揫敛,黄落山川贫。
天机之浅者,荣悴为戚忻。
谁知天地心,于此常肫肫。
既尝验诸理,又以取诸身。
四德孰非元,四端孰非仁。
刑威虽时用,生意固长存。
四时长有春,吾闻邵子云。
触事识初心,乃以名吾亭。
江村何宏甫载酒过清江
玉笥千峰雨,金风十日秋。
谁能多载酒,来此共登楼。
山立阅万变,溪深纳众流。
故人归未得,我亦为诗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