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海门烟树晓青青,梦断英雄唤不醒。

多少骷髅山下泪,定随潮转浙江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个人英雄梦想破灭的情怀。开篇"海门烟树晓青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氛围。"梦断英雄唤不醒"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过去英雄时代的无限缅怀和现实中的梦想破灭的悲凉。在这里,"英雄"不仅仅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可能包含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与正义的渴望。

接下来的"多少骷髅山下泪",通过对古战场遗骨的描绘,强化了这种悲凉感和对于过去战争的反思。最后一句"定随潮转浙江亭"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但内心深处对于历史、英雄、理想的追念依旧如江水般流淌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联想,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缅怀和现实中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无法挽回的历史沧桑感和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忆江南

伤春苦,今日又悲秋。

蓦地□猿啼不住,好风吹送木兰舟。重上媚香楼。

(0)

行香子.时三鼓矣,欹枕不寐,感旧成章,凄绝之音,几难卒读

春在谁边。人在谁边。更东风、吹向谁边。

迢迢山海,觅遍涯巅。是奈何花,奈何酒,奈何天。

比翼难连。镜影难圆。柳丝丝、枉自缠绵。

向楼头怅望,一缕情牵。奈月如魂,魂如梦,梦如烟。

(0)

如梦令·其五

古木斜阳天远。浊酒一樽谁劝。

侬悔太多情,顽石生生如愿。憔悴。憔悴。

落叶哀蝉凄怨。

(0)

西江月·其二

脑后尽多闲事,眼中颇有佳花。饭馀一盏雨前茶。

敌得琼浆无价。午睡一时半晌,客谈百种千家。

兴来执笔且涂鸦。遣此炎炎长夏。

(0)

六丑

正孤帆半卷,向十里、青山吹笛。

送春未归,移舟先送客,客去春寂。

怕说江南路,路旁丝柳,颤垂垂千尺。

山程水驿牵行色,梦里惊波,瞿唐远谪。

回头太湖遥隔,剩愁鬟七二,空际凝碧。春归谁惜。

恰浮家泛宅。怪底飞红早,难再觅。

疏钟慢打云隙,遍孤山寺外,夕阳如泣。

愁深浅,酒怀宽窄。

都分付、一剪吴淞腻染,娟花微湿。

风飘去,莫问踪迹。待夜潮、暗长还吹送,冲烟片席。

(0)

庆春泽漫·其二题寒江独钓图

芦叶围篷,莼丝碍艇,飘然一个渔翁。

蓑笠风流,拥来寒絮重重。

探梅不踏溪头雪,爱浮家、海碧天空。

正持竿、高唱晴痕,淡抹霞红。

闲鸥有约寻幽梦,恰清溪浅渚,好放鱼筒。

两岸青山,回环十里屏风。

烹鱼买酒船头醉,笑人间、蹄辙西东。

甚严滩、六月披裘,烟水空蒙。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