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苦,今日又悲秋。
蓦地□猿啼不住,好风吹送木兰舟。重上媚香楼。
伤春苦,今日又悲秋。
蓦地□猿啼不住,好风吹送木兰舟。重上媚香楼。
这两首诗都是表达诗人的情感,尤其是对时光流转和季节更替的感慨。
第一首诗《伤春苦,今日又悲秋》以直接抒发情感为主,"伤春苦"和"今日又悲秋"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和秋天来临的双重哀愁。"蓦地"二字突显了情绪的突然转变,猿猴的啼声不断,仿佛也在加重诗人的悲伤。"好风吹送木兰舟"则借景生情,以风的轻柔反衬内心的沉重,木兰舟的意象可能暗示着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或对远方的思念。最后"重上媚香楼",可能是诗人试图排解忧郁,再次登楼眺望,但心情依旧沉重。
第二首诗《忆江南》是高旭的清代作品,虽然题目没有给出,但从"忆江南"可以推测是描绘江南景色或回忆江南往事的词作。高旭生活在清末近现代初,他的词可能会融入更多时代和个人经历。这首词可能通过细腻的江南意象,寄托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或是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总的来说,两首诗都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季节变迁与人生感慨的主题。
昔年曾到此山来,百鸟声中酒一杯。
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
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
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
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
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
上根可与语,惟有十二士。
问略答更详,玄关大开示。
下及三种观,真修岂容废。
定轮各差殊,均入清净地。
直须顿悟入,不落第二义。
圆觉与圆通,总是闲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