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披南陵云,夕揖建平树。
啼鸦随客樯,落日满孤戍。
恶滩不可说,石芒森如锯。
浪花一丈白,吹沫入窗户。
是身初非我,底处著忧怖。
酒酣一枕睡,过尽鲛鳄怒。
欣然推枕起,曳杖散予步。
殷勤沙际柳,记我维舟处。
朝披南陵云,夕揖建平树。
啼鸦随客樯,落日满孤戍。
恶滩不可说,石芒森如锯。
浪花一丈白,吹沫入窗户。
是身初非我,底处著忧怖。
酒酣一枕睡,过尽鲛鳄怒。
欣然推枕起,曳杖散予步。
殷勤沙际柳,记我维舟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暮次秭归》,描绘了诗人行船经过南陵和建平时的景象。首句“朝披南陵云”写早晨启程时,云雾缭绕在南陵山头;“夕揖建平树”则描绘傍晚时分,与建平的树木作别。接下来,“啼鸦随客樯,落日满孤戍”通过乌鸦的啼叫和孤独的戍楼,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恶滩不可说,石芒森如锯”描述了险恶的滩头,礁石峥嵘,状似锯齿,暗示了旅途的艰难。“浪花一丈白,吹沫入窗户”进一步描绘了波涛汹涌,浪花飞溅,甚至侵入船舱的画面,显示出诗人身处险境的紧张感。
然而,面对困境,诗人展现出超脱的心态:“是身初非我,底处著忧怖。”他意识到身体并非永恒的自我,因此对困难不再过分忧虑。“酒酣一枕睡,过尽鲛鳄怒”借饮酒入睡来暂时忘却忧虑,即使面对鳄鱼般的怒涛,也能安然度过。
最后两句“欣然推枕起,曳杖散予步”,诗人醒来后心情愉快,拿起手杖散步,岸边的柳树似乎也在殷勤地记着他的船停泊之处,流露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但更突出的是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