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辨真伪,岂以论屈伸。
小儒矜片长,盛气压群伦。
沟浍小沧海,丘垤卑昆岷。
昧者不自量,谁与指迷津。
宣尼称至圣,不敢居智仁。
尧舜独千古,渊衷逊臣邻。
胡为蚩蚩辈,辄欲多上人。
读书辨真伪,岂以论屈伸。
小儒矜片长,盛气压群伦。
沟浍小沧海,丘垤卑昆岷。
昧者不自量,谁与指迷津。
宣尼称至圣,不敢居智仁。
尧舜独千古,渊衷逊臣邻。
胡为蚩蚩辈,辄欲多上人。
这首清代诗人吴安谦的《杂兴(其三)》以读书识真伪为主题,表达了对学问态度和谦逊品格的推崇。诗中批评了那些自以为是的小儒,他们凭借一知半解就骄傲自满,气焰嚣张,视自己为群伦之首。诗人以沟浍与沧海、丘垤与昆岷的对比,暗示真正的学识如大海般深邃,而那些自视甚高的人其实渺小如沟渠和土堆。
诗人引用孔子的自谦,强调即使是被誉为“至圣”的宣尼也不敢自诩为智仁,以此说明真正的智慧和仁德应出自内心的谦逊。他还提到尧舜的高尚品质,他们虽为千古明君,却依然保持谦逊,将自己置于臣子的位置。最后,诗人质问那些无知而又自大的人,为何总想超过他人,这体现了对浮躁心态的批判和对谦虚美德的倡导。整首诗寓教于诗,富有哲理。
十年不到桐江上,画栋飞甍歘高爽。
长风送月作中秋,主翁携客倾家酿。
筠谷山人饮不多,半醉半醒发清唱。
嫦娥怪我发星星,笑谈犹作青年想。
千里婵娟千里情,不期此夜从君赏。
丹桂香清白露飞,黄芦叶碎微风响。
好怀得酒须放荡,何必拘拘绊尘鞅。
圆缺阴晴转眼间,古人今人几惆怅。
但得明年有此情,抱琴江上重相访。
忆昔军麾满南国,性命一丝悬一息。
老天与年补长贫,白发萧萧今六十。
嵓前桂树倚半空,台上牡丹高数尺。
雨露皇天根后土,前辈风流我何及。
灯火读书眼尽昏,杖屦游山足无力。
齿牙动摇亦已落,逆旅应催早行客。
高阳酒徒谁独存,苏门先生人未识。
春雨魂消韦曲花,秋风怨入山阳笛。
检束方知礼法疏,笑谈尚倚心情密。
瓮头新酒甜如蜜,群从彬彬贺元日。
一庭晴色毳袍轻,醉笔重拈百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