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接云霄下石矶,城头终日敞清晖。
孤筇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围。
山自衡阳皆北向,雁过汇外更南飞。
人閒好景湘波上,却照新生白发归。
高接云霄下石矶,城头终日敞清晖。
孤筇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围。
山自衡阳皆北向,雁过汇外更南飞。
人閒好景湘波上,却照新生白发归。
这首诗描绘了岳州城上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句“高接云霄下石矶”,开篇即展现出岳州城的雄伟气势,仿佛与天际相连,石矶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坚实与稳重。接下来,“城头终日敞清晖”一句,描绘了城头常年沐浴在明亮的阳光之下,呈现出一片宁静而清新的景象。
“孤筇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围。”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孤筇(竹杖)与落日相伴,映照着千里的大地,而四周则是清澈的水面与碧蓝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山自衡阳皆北向,雁过汇外更南飞。”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动态之美。山川自衡阳向北延伸,而大雁则从远方飞来,又向南方迁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流动与循环。
最后,“人閒好景湘波上,却照新生白发归。”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在湘江的波光粼粼之上,诗人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但同时,岁月的痕迹也悄然显现——新生的白发提醒着他时光的流逝。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岳州城上独特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荒城隐残堞,老树回清湾。
东有齐相丘,累累处高寒。
谁知千载人,此地遗巾冠。
图齐岂不雄,诈力唯偏安。
四海兵纵横,奈尔狐裘閒。
不有莘野资,王业诚间关。
当年矮矮躯,气凌星斗间。
存齐赖世卿,枉道羞申韩。
忧民力忠恳,激世扬清湍。
才术终有馀,雅俭谁能班。
所恨尼溪封,昧圣亏璧完。
犹能百世下,庙食罗豚肩。
英魂渺何许,惨澹风烟残。
繁华一清梦,变灭馀江山。
寥寥今几世,往辙何当还。
怀贤感益深,高歌历胶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