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汉当年把绣衣,载持斋钺建侯圭。
春城月淡铜梁北,夜柝星沉玉垒西。
外阃规模萧葛上,中朝勋望范韩齐。
枫宸侧席亲贤久,早晚鸣珂步相堤。
霄汉当年把绣衣,载持斋钺建侯圭。
春城月淡铜梁北,夜柝星沉玉垒西。
外阃规模萧葛上,中朝勋望范韩齐。
枫宸侧席亲贤久,早晚鸣珂步相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寿蜀帅(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通过对物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这里,我们不妨将注意力集中于诗歌的意境与艺术特色。
首句“霄汉当年把绣衣”,“霄汉”指的是古代的名山,代表着崇高与神秘。这里的“把绣衣”则是一种比喻,可能是指某种物品或者礼物。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绣衣往往象征着皇家或权贵之间的馈赠,意味着尊贵和恩宠。
接下来的“载持斋钺建侯圭”,则显示了一种仪式上的庄重。斋钺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器物,而“建侯圭”则可能是指某种权力的象征。这两句诗似乎在描绘一种隆重的场面,表明诗中的人物或事件都与尊贵和仪式有关。
第三、四句“春城月淡铜梁北,夜柝星沉玉垒西”则是对景色的描写。“春城”给人以温暖而静谧的感觉,而“月淡铜梁北”则使得这份宁静中带上了一丝凉意。紧接着,“夜柝星沉玉垒西”,这里的“夜柝”指的是夜晚,尤其是深夜时分,而“星沉玉垒西”则描绘出一幅星辰低垂、如同宝玉般沉落在城墙之西的情景。这两句诗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神秘氛围。
中间四句“外阃规模萧葛上,中朝勋望范韩齐。枫宸侧席亲贤久,早晚鸣珂步相堤。”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赞美与期待。“外阃”、“中朝”等词语显然是指某个特定的地域或朝代,而“勋望范韩齐”则在提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事件,体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敬仰。
最后两句“枫宸侧席亲贤久,早晚鸣珂步相堤。”则描绘了一种悠长而宁静的情景。这里的“枫宸”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建筑,而“侧席亲贤久”则表明诗人对智者、贤者的尊敬和亲近。而“早晚鸣珂步相堤”则是一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风光图,显示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崇尚高贵与宁静的艺术境界。
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
华发萧萧满镜。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
西湖西畔晚波平。袖手时来照影。
朝雨如棼丝,咫尺不相辨。
俄然晨光漏,绀碧出天面。
天工易明晦,顷刻俄屡变。
今朝事大定,云物卷组练。
客有北来说,蝝生被数县。
谷穗无一粒,遗秆如立箭。
卑田成大泽,投种哀莫见。
官人懵不知,犹喜输租办。
兴怀及鳏寡,犹愧吾饱饭。
嘉陵江边树,他日系我驹。
当时挟书儿,抱子镊白须。
伤怀洒孤泪,一梦百崎岖。
西城送我处,今日揽君袪。
君才如涌泉,随用随有馀。
中年颇流落,四驾使者车。
持节岂不贵,列城随惨舒。
君看冒轩冕,奴隶笑金朱。
猿鸟日异音,山川开画图。
怀君即饮酒,念我当寄书。
君不见汉家左辅百万户,里胥夜惊厌桴鼓。
尔来荆棘露沾衣,只有山河阅今古。
邵侯风流华省郎,三十凭熊两开府。
不须闭阁决田讼,多屑石饼羞鱼俎。
东南文章旧人物,莫愧莼羹便酪乳。
仍烦细阅白沙龙,骕骦一骨今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