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雨如棼丝,咫尺不相辨。
俄然晨光漏,绀碧出天面。
天工易明晦,顷刻俄屡变。
今朝事大定,云物卷组练。
客有北来说,蝝生被数县。
谷穗无一粒,遗秆如立箭。
卑田成大泽,投种哀莫见。
官人懵不知,犹喜输租办。
兴怀及鳏寡,犹愧吾饱饭。
朝雨如棼丝,咫尺不相辨。
俄然晨光漏,绀碧出天面。
天工易明晦,顷刻俄屡变。
今朝事大定,云物卷组练。
客有北来说,蝝生被数县。
谷穗无一粒,遗秆如立箭。
卑田成大泽,投种哀莫见。
官人懵不知,犹喜输租办。
兴怀及鳏寡,犹愧吾饱饭。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春天景象和农民生活状况的诗。开头两句“朝雨如棼丝,咫尺不相辨”生动地描绘了早晨细雨如同纤细的丝线,湿气弥漫到让人难以分辨周围的事物。这两句设置了一种朦胧、湿润的氛围,为后文的景象描写打下基础。
接着,“俄然晨光漏,绀碧出天面”表现了雨后的天空逐渐明朗,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天色呈现出一种淡蓝色的美丽。诗人通过“俄然”二字传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转变感。
“天工易明晦,顷刻俄屡变”则是对自然变化无常的赞叹,天气的变幻莫测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多次改变,这也映射出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至于“今朝事大定,云物卷组练”,这里的“今朝”指的是某一个具体的清晨,“事大定”可能是指天气或农事有了确定的安排,而“云物卷组练”则是形容云彩像纺织品一样层叠、组织紧密。
下一段“客有北来说,蝝生被数县。谷穗无一粒,遗秆如立箭”中的“客”可能指的是外来的消息或旅人,而“北来说”则是从北方传来的话语。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农作物的收成状况,“蝝生被数县”表明了虫灾严重,影响了多个县份的农作物;“谷穗无一粒,遗秆如立箭”则形容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麦子没有结实,田野中只剩下像箭一般竖立的秧苗。
最后,“卑田成大泽,投种哀莫见。官人懵不知,犹喜输租办”表达了农田因灾害而变得一片汪洋,种植的努力看不到希望;“官人懵不知”指的是官府对于百姓的困境缺乏了解和关心,只是一味地催缴税收。
最后两句“兴怀及鳏寡,犹愧吾饱饭”则是诗人的自白,他对那些年迈之人生活无着感到悲痛自己还能吃得饱饭而感到内疚。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晨光、云彩等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农事、灾害和官府不作为的反映,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同情心和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关注。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关切时事、同情百姓的传统美德。
秋风摵摵鸣枯蓼,船阁荒村夜悄悄。
正当逐客断肠时,君独歌呼醉连晓。
老夫平生齐得丧,尚恋微官失轻矫。
君今憔悴归无食,五斗未可秋毫小。
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复皎。
杀人无验中不快,此恨终身恐难了。
徇时所得无几何,随手已遭忧患绕。
期君正似种宿麦,忍饥待食明年麨。
荷钱新绿点池塘,竹枕方床午梦长。
山鸟数声帘影寂,松窗风递煮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