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蜑户》
《蜑户》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天公分付水生涯,从小教它踏浪花。

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

夜来春涨吞沙觜,急遣儿童斸荻芽。

自笑平生老行路,银山堆里正浮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n
sòng / yángwàn

tiāngōngfēnshuǐshēngcóngxiǎojiàodǎolànghuā

zhǔxièdāngliángshíjiāowèishā

láichūnzhǎngtūnshāqiǎnértóngzhú

xiàopíngshēnglǎoxíngyínshānduīzhèngjiā

注释
天公:指自然界的主宰或命运之神。
水生涯:指水中的生活或与水相关的生存方式。
煮蟹:烹煮螃蟹作为食物。
缉蕉为布:用芭蕉叶编织成布料。
春涨:春天河水上涨。
斸荻芽:挖掘荻笋(一种植物)。
老行路:一生都在奔波劳碌。
银山堆:比喻财富积累如山。
翻译
大自然赋予水以生命,从一开始就让它在浪花中穿梭。
把煮螃蟹当作食物,哪还会知道米的存在,用芭蕉叶编布,不需要任何纱线。
夜晚春水上涨,几乎要淹没沙滩,急忙叫孩子们去挖荻笋。
我自嘲一生都在路上奔波,如今却像在堆积如山的银矿中漂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意境。开篇“天公分付水生涯,从小教它踏浪花”两句,设定了一个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场景,水生生物自有其生长规律,不需外力干预,只是顺应自然的节奏成长。

接下来的“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则展现了诗人对原始生活的一种向往。蟹即蟹肉,可以直接食用,不需要像稻米那样精细加工;而蕉叶可以织成布,无需繁复的纺织过程。这两句通过强调生命的简单和自然,表达了一种对于现代文明过度复杂化的反思。

“夜来春涨吞沙觜,急遣儿童斸荻芽”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水涨,带来了生命力,连沙地都被滋润,孩子们也被派去割除水中的芽苗。这既是对自然生长力的赞美,也反映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态。

最后,“自笑平生老行路,银山堆里正浮家”则表达了诗人个人对于生命态度的反思。诗人自嘲一生走过的路,到老来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在“银山堆里”,即在自然中建立了自己的家,这里的“银山”可能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美好想象,也可能隐喻着诗人的精神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秋日杂咏六首·其六

绝壁跨城楼,连天海气浮。

长空去鸟尽,落日断云留。

鼓角深秋壮,山河薄暮愁。

劳生知底所,倚杖寄沧洲。

(0)

松江别范至能朱伯阳·其一

弹铗功名易白头,归欤未办五湖舟。

送君与我皆为守,到处逢山且纵游。

薄日连云千幛晓,斜风吹雨一江秋。

买鱼斫鲙垂虹上,更为今年好景留。

(0)

杨待制挽词

妙龄著足道家山,壮岁升华玉笋班。

千里麾符才假手,几年香火竟投閒。

诗书坐使家声大,簪绂谁令寿历悭。

太傅功名有遗恨,鹓雏凋落泪频潸。

(0)

李彭元携曾吉甫诗卷数帖见过

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诗声旧将坛。

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

闭门久咏高轩过,弹铗今嗟行路难。

我亦凋零旧宾客,遗编聊共拂尘看。

(0)

次韵金元鼎新年七十·其一

七十古稀有,君今还倦游。

危机直虎口,薄利祇蝇头。

黄发宜登用,清时忍退休。

遥知江上宅,聊近水边鸥。

(0)

次韵子云春日·其二

问舍求田苦未成,定逢丘壑眼先明。

极知官事无时了,且作青山任意行。

元亮折腰应自笑,子荆洗耳讵忘情。

不妨同是催科拙,下考他年更类城。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