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著足道家山,壮岁升华玉笋班。
千里麾符才假手,几年香火竟投閒。
诗书坐使家声大,簪绂谁令寿历悭。
太傅功名有遗恨,鹓雏凋落泪频潸。
妙龄著足道家山,壮岁升华玉笋班。
千里麾符才假手,几年香火竟投閒。
诗书坐使家声大,簪绂谁令寿历悭。
太傅功名有遗恨,鹓雏凋落泪频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为杨待制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生前才华横溢、仕途显赫却又晚年闲淡、抱憾而终的感慨。首句“妙龄著足道家山”描绘了杨待制年轻时投身道教修行,足踏名山的场景;“壮岁升华玉笋班”则赞美他在壮年时期进入朝廷高层,如同玉笋般脱颖而出。然而,“千里麾符才假手,几年香火竟投閒”暗示了他虽有才能却未能充分发挥,晚年选择归隐修行。
“诗书坐使家声大”赞扬了杨待制的学识和家族声誉因他的影响而提升,但接着笔锋一转,“簪绂谁令寿历悭”表达了对杨待制寿命短暂、未能长久享受荣华富贵的遗憾。“太傅功名有遗恨”直接点出他对未竟事业的遗憾,最后两句“鹓雏凋落泪频潸”以比喻手法,将杨待制比作高贵的鸟——鹓雏(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形容其凋零陨落,诗人不禁泪流满面,表达了深深的哀悼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对逝者的惋惜与敬仰交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