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其六蕲倅李君达才,当靖康、建炎之间,以诸生起兵河东,屡摧强敌,盖未知其事,重为感叹,赋此》
《西江月·其六蕲倅李君达才,当靖康、建炎之间,以诸生起兵河东,屡摧强敌,盖未知其事,重为感叹,赋此》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

华发萧萧满镜。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

西湖西畔晚波平。袖手时来照影。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孝祥所创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李君达才的怀念和赞扬。李君达才是一位在河东起兵、屡次摧毁强敌的人物,但他的事迹并不为世人广知。

“不识平原太守,向来水北山人。”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李君达才的了解有限,只知道他是来自水北山区的地方官吏。这里的“平原太守”指的是地方上的行政长官,而“向来水北山人”则强调了李君达才的地域背景。

“世间功业谩亏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感慨,世上的功业往往是空谈,真正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不多。诗人通过这句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华发萧萧满镜。” 这里描绘的是诗人的白发如霜,满头华发映照在镜中,这是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一种写照,也隐含着诗人对英雄不再的感慨。

“幸有田园故里,聊分风月江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动荡的世道,但仍然能够找到一片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有田园之美,有家乡的温情,可以暂时忘却外界的纷扰,与自然和谐共生。

“西湖西畔晚波平。”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景象,西湖边晚上的水面平静无澜,这是对美好景致的一种描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袖手时来照影。” 最后这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诗人不再过于关注世间的功业成就,而是选择在自然中寻找自我,偶尔拿起手中的镜子照看自己的身影,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豁达与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君达才的怀念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不再、世事无常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书杨大东厓赏花词后

粉白脂红斗艳香,冶游还逐少年场。

轻盈态度依杨柳,细腻风光上海棠。

好鸟有情当客语,狂蜂无赖为谁忙。

江南才子多间思,收拾繁华锦一囊。

(0)

得邵甘来中州信感赋

昔年郊野逐行旌,马上风烟今古情。

枯木远当人面立,白云低向屋头生。

召陵地僻初无县,博浪沙横旧有城。

零落雄图同怅望,驿亭为我觅题名。

(0)

感兴·其三

夭桃无修干,芳桂无直枝。

世人悦心目,翻以屈曲奇。

缅彼百尺桐,高耸凌云姿。

攀折无傍依,菁华空尔为。

声色两俱淡,况复摇落时。

不惜焦作琴,为君理朱丝。

牙旷不可作,千秋谁与期。

(0)

白马篇

白马黄金勒,四足随风起。

千金买宝刀,六郡良家子。

朝齧阴山雪,暮饮长城水。

横行薄瀚海,一日能千里。

雪仇不顾身,报主宁恤死。

壮士悲暮年,良马惜暮齿。

坐老风尘中,穷年胡为尔。

月出沙碛黄,日落塞云紫。

独立横秋风,长嘶谢知己。

(0)

马上望盘山

朔风栗烈近重关,风卷冰花点鬓斑。

笑我未忘丘壑兴,荒烟残雪望盘山。

(0)

金陵怀古·其三

江孔倾危不足论,可怜名士亦脂唇。

犊车诣阙宁非妄,翟茀蒙尘岂是真。

削柿南流满淮甸,回戈东指下湘滨。

帝星长白增芒耀,前路驱除定有人。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