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池四首·其四》
《秋池四首·其四》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凿池贮秋水,中有蘋与芰。

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

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

(0)
注释
凿池:挖掘池塘。
蘋:一种水生植物,也叫萍藻。
芰:又称菱角,一种水生植物,果实可食。
暗消:悄悄地消失。
塌然:形容事物突然倒塌或败坏的样子。
委:放弃,丢弃。
空地:指池塘干涸后留下的空旷地面。
泛泛者:形容没有根基、随波逐流的人。
附离:依附,亲近。
权与贵:权力和富贵之人。
恩势移:恩宠和权势的变化。
相随:一起,伴随。
共憔悴:一同变得憔悴,形容境遇变差。
翻译
挖池塘储满秋天的水,里面生长着蘋草和菱角。
天旱时水渐渐消失,池塘变得干涸变成空地。
这情景就像那些依附权贵的人,
一旦权贵的恩宠势力改变,他们也会一同憔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水池枯竭后的景象。开篇“凿池贮秋水”表明这是一个为收藏秋季雨水而挖掘的池塘,“中有蘋与芰”则指池内生长着蘋花和芰蓬,展示出一片野趣自在的景象。接着“天旱水暗消,塌然委空地”写出了久旱无雨,池水渐渐消失,最终干涸甚至塌陷的情形,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也隐喻着世事无常和权势的转移。

“有似泛泛者,附离权与贵”这句诗表达了某些人如同池中的水草,随波逐流,依附于权力和富贵之中。“一旦恩势移,相随共憔悴”则描绘出当权势一旦消失,这些人也会随之而去,一起陷入凄凉与忧虑之中。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白居易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他对于世态变迁和人心冷暖的深刻洞察。通过秋池的兴衰,诗人反映出人生境遇的无常,以及依附权贵者的人生状态的脆弱。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题真妃出浴图

百媚千娇出浴时,君王凝盼转魂迷。

香肌犹恐红绡重,可忍他年践马蹄。

(0)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二十八

依旧斜阳燕子楼,共谁把酒话閒愁。

韦娘去后西风老,烂漫黄花满院秋。

(0)

西江月·其六和孙子绍拒霜词

天意未教秋老,花容刬地宜霜。酒肌红软玉肌香。

不与梨花同样。来伴孙郎小宴,临风为舞霓裳。

更深绿水照红妆。便是采莲船上。

(0)

汉宫春·其一己未中秋作

秋意还深,渐银床露冷,梧叶风高。

婵娟也应为我,羞照霜毛。

流年老尽,漫银蟾、冷浸香醪。

除尽把,平生怨感,一时分付离骚。

伤心故人千里,问阴晴何处,还记今宵。

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

南枝鹊绕,叹此生、飘转江皋。

须更约,他年清照,为人常到寒霄。

(0)

南楼令/唐多令·其二戏次赵元父韵

好梦不分明。楚云千万层。带围宽、愁损兰成。

玉杵玄霜才咫尺,青羽信、便沈沈。水调夜楼清。

清宵谁共听。砑笺红、空赋倾城。

几度欲吟吟不就,可煞是、没心情。

(0)

题赵千里夜潮图

烟苍苍,江茫茫,明月夜挂天中央。

奔潮不尽当日恨,金波怒,捲虬龙。

长浦口,秋飞扬,鸥雁不眠声周章。

风高沙涨望难到,羽翰但逐潮低昂。

窗间帘炷香,开卷有素商。

何须八月上钱唐,对此秋涛生锦囊。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