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还深,渐银床露冷,梧叶风高。
婵娟也应为我,羞照霜毛。
流年老尽,漫银蟾、冷浸香醪。
除尽把,平生怨感,一时分付离骚。
伤心故人千里,问阴晴何处,还记今宵。
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
南枝鹊绕,叹此生、飘转江皋。
须更约,他年清照,为人常到寒霄。
秋意还深,渐银床露冷,梧叶风高。
婵娟也应为我,羞照霜毛。
流年老尽,漫银蟾、冷浸香醪。
除尽把,平生怨感,一时分付离骚。
伤心故人千里,问阴晴何处,还记今宵。
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
南枝鹊绕,叹此生、飘转江皋。
须更约,他年清照,为人常到寒霄。
这首宋词《汉宫春·其一》是周紫芝在己未中秋之际所作,表达了深深的秋意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描绘了秋夜景象,"秋意还深,渐银床露冷,梧叶风高",形象地展现了月光如霜、露水凝结、秋风吹动梧桐的凄清画面。"婵娟也应为我,羞照霜毛",以月亮的羞涩比喻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接下来,词人感叹时光易逝,"流年老尽",并借月光下的酒杯抒发感慨,"漫银蟾、冷浸香醪",寓含了岁月消磨、人生无常之意。"除尽把,平生怨感,一时分付离骚",表达了诗人将一生的忧郁和无奈寄托于古代文人骚客的情感表达方式。
"伤心故人千里",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怀念,"问阴晴何处,还记今宵",询问他们是否还记得这个中秋之夜。"楼高共谁同看,玉桂烟梢",诗人独自登楼赏月,无人共享,只有桂花的香气和淡淡的烟雾相伴。
最后,词人感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南枝鹊绕,叹此生、飘转江皋",并期待未来能与故人重逢,"须更约,他年清照,为人常到寒霄",希望明年的中秋,月亮依然明亮,能照亮彼此的心灵。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中秋月夜的景色,寄托了诗人对故人和人生的深深感慨。
夜坐庭前月,娟娟影倍清。
眼看前代迹,心切故乡情。
积水鱼龙起,空林鸟鹊惊。
灵槎如可觅,吾欲上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