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閒心,十方充塞。
春律行兮发华,秋风敛兮落木。
谁调谁牧,不伤不触。
万像同放光明,太虚了无棱骨。
中规矩兮,东西南北。
一片閒心,十方充塞。
春律行兮发华,秋风敛兮落木。
谁调谁牧,不伤不触。
万像同放光明,太虚了无棱骨。
中规矩兮,东西南北。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名为《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五一)》。诗人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一片閒心,十方充塞"表达了禅者的内心空灵,无所不在的境界。"春律行兮发华,秋风敛兮落木"象征着四季轮回,自然界的生灭变化,禅者对此处之泰然,不为所动。
"谁调谁牧,不伤不触"进一步强调了禅者的超然立场,不干预也不受外界干扰。"万像同放光明,太虚了无棱骨"描绘出万物皆有佛性,宇宙广大无边,没有界限和分别。最后四句"中规矩兮,东西南北"暗示禅者的心境如圆融无碍,遵循内在的准则,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禅意浓厚的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融合,展现了禅者的修行境界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几人到西山,不见西山趣。
车殆马复烦,但见西山树。
道人废机心,举足白云鹜。
飞步送高雁,决眦破沈雾。
刹多境屡陈,春去僧自住。
临流照两眸,吾我忽焉遇。
顾见黄金人,仰惭白日误。
高歌林樾表,天籁非小赋。
静者自有真,岂须聋耳寤。
一室吾所专,神往不在屦。
烟霞枕上得,丘壑胸中故。
君游洵云美,吾观幸忘谕。
京洛虽多尘,终不染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