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筑城,暮筑城,筑城欲高高辄崩。
江南五月盛霖雨,随崩随筑人人苦。
大家筑城多卖田,小家卖产来助钱。
朝筑一寸暮一尺,尽是齐民膏血积。
争道城高可防贼,民力已穷何所益。
君不见陛下盛德犹如天,四海一家千万年。
金汤之固非所恃,何乃坐令民力敝。
朝筑城,暮筑城,筑城欲高高辄崩。
江南五月盛霖雨,随崩随筑人人苦。
大家筑城多卖田,小家卖产来助钱。
朝筑一寸暮一尺,尽是齐民膏血积。
争道城高可防贼,民力已穷何所益。
君不见陛下盛德犹如天,四海一家千万年。
金汤之固非所恃,何乃坐令民力敝。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歌《筑城谣》由王祎所作,以筑城活动为题材,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对统治者政策的质疑。诗人通过描绘人们日夜辛劳筑城,城池虽高却频繁崩塌,反映出当时工程的低劣和管理的无方。大雨时节,筑城更加艰难,导致田地和财产被贱卖以筹集资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诗中“争道城高可防贼,民力已穷何所益”一句,揭示了筑城初衷虽是为了防御,但过度消耗民力,反而无助于长远安宁。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皇帝有如天的盛德,国家若不能妥善治理,金汤般的坚固防御也无法抵消民力的衰竭。
最后,诗人以反问的形式批评统治者:“何乃坐令民力敝?”表达了对政府不体恤民生,一味滥用民力的不满。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体现了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时期民间疾苦的真实写照。
载月船空漾寒绿,掀篷半卧听渔曲。
谁家留连万玉妃,羞露腰肢和面目。
有缘窃见驼酥胸,灵坚习习生香风。
剡溪藤下路如掌,忆在西湖烟雨中。
迦叶相迎开笑口,汤休谢昼几搔首。
世间不尽有馀机,除却逃禅人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