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房夜坐》
《僧房夜坐》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四十二间廊底客,不知春向柳边深。

三旬禁足持僧戒,终日看书养道心。

露草带云眠野鹿,风枝摇月唳幽禽。

一尘不到炉烟静,自向空寮续近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fángzuò
sòng / yīn

shíèrjiānkuòzhīchūnxiàngliǔbiānshēn

sānxúnjìnchísēngjièzhōngkànshūyǎngdàoxīn

cǎodàiyúnmián鹿fēngzhīyáoyuèyōuqín

chéndàoyānjìngxiàngkōngliáojìnyín

翻译
四十二间廊下的过客,不知道春天已深入柳林。
在整整三十天里,我遵守僧人戒律,整天读书来修养道心。
露水打湿的草丛中,野鹿伴着云朵入睡,风吹动树枝,夜晚的鸟儿鸣叫。
炉火上没有一丝灰尘,烟雾静静,我在空寂的小屋中继续低声吟诵。
注释
廊底客:廊下的过客。
春向柳边深:春天深入柳树林。
禁足:斋戒期间不能外出。
持僧戒:遵守僧人的戒律。
看书养道心:通过阅读书籍来培养道家的心境。
露草:沾有露水的草。
野鹿:野生鹿。
风枝摇月:风吹动树枝,月光摇曳。
一尘不到:毫无尘埃。
炉烟静:炉火上的烟雾宁静。
空寮:空寂的小屋。
续近吟:低声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夜晚静坐在僧房中的景象。开篇“四十二间廊底客,不知春向柳边深”两句,通过对廊下客人的描写和对春意浓郁的柳树深浅的无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接着“三旬禁足持僧戒,终日看书养道心”表达了僧人遵循佛教戒律,长时间居住在一处,不出门游走,只是阅读和修炼,以此来培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中间两句“露草带云眠野鹿,风枝摇月唳幽禽”写出了僧房周围的自然景象:露水沾湿的草丛间有野鹿安然休息,大树的枝条在风中摇曳,月光下传来了远处鸟儿的叫声。这些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末尾两句“I尘不到炉烟静,自向空寮续近吟”则表达了僧房内外的一种清净无为的状态:不仅室内无尘,一点烟气都没有,连带着寺院四周也是一片安宁。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地吟诵着佛经,以此来修持自己的心性。

整首诗通过对僧房夜坐景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僧人的清贫自守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点绛唇.红榴

笑日烧空,霞蒸艳色红然火。

风翻电转,雨滴流珠颗。映水珊瑚,透影穿帘箔。

云鬟亸。一枝钗伴,爱杀双头朵。

(0)

东风第一枝

寒食胶饧,暖风梳柳,杏花开处零乱。

年年青草如茵,铺软玉,钩斜畔。

客心憔悴,玉人去,玉箫声断。别扬州,疲马征衫。

晓渡黄河沙岸。村酿熟、貂裘须换。

茆屋小、盲鸡频唤。

月明偏照人孤,回忆红桥酒幔、东华尘涨,谁与拭、何郎粉汗。

看白云、变态无端。归觅渔樵旧伴。

(0)

定风波

甘寸及时贵似油。今朝欢乐便无愁。

明夜耕田野外唱,嗔牛。动鞭轻打胜余修。

过了天元难积行,一麻一麦寸中收。

养就姹婴云外去,优游。命光圆若月新秋。

(0)

立春日赏红梅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0)

临终偈

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见,谁是我般人?

(0)

江村

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日西斜。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