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阑干和露倚。银潢淡、玉蟾如洗。
万籁无声,纤云不染。目断楚天千里。
自把黄花闲数蕊。空招隐、湘君山鬼。
古剑埋光,孤灯倒影,咄咄树犹如此。
十二阑干和露倚。银潢淡、玉蟾如洗。
万籁无声,纤云不染。目断楚天千里。
自把黄花闲数蕊。空招隐、湘君山鬼。
古剑埋光,孤灯倒影,咄咄树犹如此。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独自徜徉于夜色之中的情境。"十二阑干和露倚",诗人用冷清的月光来渲染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清辉灿烂却又带着淡淡寒意的氛围。"银潢淡、玉蟾如洗"则是对这种清冷之景的进一步描绘,月亮像被水洗过一样纯净无暇。
"万籁无声,纤云不染"表达了一种静谧无声的夜晚,连细小的云朵都像是未受任何污染那样洁净。这种环境让人感觉到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宁静的状态。
"目断楚天千里"中,“目断”意味着视线所及之处,诗人眼中的世界已经不再局限于近在咫尺,而是望向遥远的地方。这里的“楚天”通常指的是南方,特别是古代的楚国地区,所以这句话也许是在表达一种对远方的无尽眷恋。
"自把黄花闲数蕊"则是诗人在这种超然物外的夜晚,独自一人静观黄花,感受着生命中的寂寞与孤独。
接下来的"空招隐、湘君山鬼"中,“空招”意味着虚无缥缈,而“隐”则是指远古的隐者。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那些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先贤、先烈有一种精神上的向往与呼唤。
最后,"古剑埋光,孤灯倒影,咄咄树犹如此"则是对这种夜晚环境的一种象征性描写。古剑的光芒被尘封的历史所掩盖,而孤灯在水中投射出摇曳的倒影。这一切都像是时间长河中的某个瞬间,静止不变。而"咄咄树犹如此"则是对这种永恒与静谧的再次强调,仿佛连大自然也在向我们诉说着一种沉默而庄严的话语。
惟王真英雄。忆钱湖饮马,天目飞龙。
掌握神州十四,剑光流虹。凭画槛弯强弓。
讶霎时、江潮为东。
有勒券金书,还乡锦节,凛冽表孤忠。
丛祠启,苔衣封。恍楼开叠雪,幢倚晴空。
莫问青山石镜,冕旒真容。沧海碧,灵旗红。
看五朝、为沙为虫。只依约前身,莲花半塘临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