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得玄珠道眼醒,庚申空守只劳形。
忽然虚室夜生白,自诧灵台火养青。
大月危楼堪独啸,天风高笛落残星。
无人解我还丹诀,试取微吟记画屏。
探得玄珠道眼醒,庚申空守只劳形。
忽然虚室夜生白,自诧灵台火养青。
大月危楼堪独啸,天风高笛落残星。
无人解我还丹诀,试取微吟记画屏。
这首清代诗人王至甸的《秋夜读道藏有作》描绘了诗人深夜研读道家典籍的体验和感悟。首句“探得玄珠道眼醒”,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通过深入探索道家智慧,仿佛得到了珍贵的真理,心境豁然开朗。然而,“庚申空守只劳形”则暗示了这种追求并非易事,可能只有孤独的付出与身体上的劳累。
“忽然虚室夜生白”描绘了深夜静谧中,内心世界如同明亮的白昼,揭示了诗人对道的理解在寂静中深化。“自诧灵台火养青”进一步强调了心灵修炼的过程,将内在精神比作需要滋养的青苗。
“大月危楼堪独啸”写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面对明月,感到孤独但也充满力量,可以放声长啸,表达出对道的执着与自信。“天风高笛落残星”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超脱尘世的意境,笛声悠扬,连星辰也为之动容。
最后两句“无人解我还丹诀,试取微吟记画屏”,表达了诗人对道的理解独特而深邃,无人能解,唯有自己在静夜中低声吟诵,将这些领悟记录在画屏之上,体现了其孤独的修道之路和对知识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入探索和对个人修行的执着追求。
高尚继先君,岩居与俗分。
有泉皆漱石,无地不生云。
邻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
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
化日舒长万国陶,南风古韵入弦高。
天心广大乾坤小,添得神游一两遭。
武平天下才,四十滞铅椠。
忽乘使君舟,归榜不可缆。
都门春渐动,柳色绿将暗。
挂帆千里风,水阔江滟滟。
吴兴水精宫,楼阁在寒鉴。
橘柚秋苞繁,乌程春瓮酽。
清谈越客醉,屡舞吴娘艳。
寄诗毋惮频,以慰离居念。